《中新播报》节目致力于以"中新视角、国际视野"带给广大网友新鲜丰富的新闻资讯、深入独到的新闻解读。于每天中午前和网友见面。五至七分钟的节目涵盖时政、军事、财经、社会新闻,及海外华文媒体评论。带您在较短时间内速览最新的新闻资讯。
分享到:
视频简介

  【口播】各位好,今天3月5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的第一天,欢迎来到《两会尚书房》。我是主持人陈虎龙。今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热议,本是学雷锋做好事,结果竟变成一件如此“谨慎”的事。今天是学雷锋日,当老人摔倒时,当你伸出手的那一刻,“雷锋”便回来了!不过,老人摔倒扶不扶看似是道德问题,这背后确实养老的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发展好似一盘大棋局,委员代表们出谋划策、力求棋高一着。以棋话两会,听我一一道来。

  一、兵行线

  关键词1:学习雷锋好榜样

  口播:今天是3月5号,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如期召开。而今天也恰逢学雷锋日,参与两会的代表委员,在会议之余畅谈学习雷锋的新想法。

  广东代表团 全国人大代表 倪惠英

  雷锋精神我觉得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我觉得这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普世价值 我觉得很好

  广东代表团 全国人大代表 曾香桂

  学雷锋精神无论是哪个社会都需要

  同期: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李羚

  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英雄是什么,英雄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

  贵州代表团 全国人大代表 姚晓英

  在学雷锋的过程当中 他会让我们在这个平台和这个载体上认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关键词2:金融政策要跟上

  口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作为来自金融领域的政协委员,针对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表示,金融政策要紧跟时代脚步。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互联网的这个呢这个金融业务的发展也算是一个新事物,金融业的政策是鼓励这个科技的应用,因此呢也是要跟上这个时代的科技进步的脚步。

  关键词3:恼人的新现象

  口播:同样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名嘴白岩松,对于提案的落实特别关注,他说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恼人的新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白岩松

  现在出现的新情况是,很多事情是脸不难看了,事儿依然不办,甚至更不办。过去这一年我其中的一个提案是希望全国的自然景观的公园免费并且拆墙。邮件给我发了一个很好的回复,比我的提案还长,现实生活中这个东西发生什么变化了吗?没有,人家依然按照他的节奏去走。

  关键词4:东莞也有正能量

  口播:大规模的扫黄行动,给东莞带来负面影响。全国政协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知名女企业家张茵称,东莞也有正能量。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 玖龙造纸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茵

  其实东莞我刚才讲了,是一个非常文明的城市,从GDP来讲,也是广东一个工业的一个大的城市,那从东莞、广东的经济发展,以及东莞的平台,我相信也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正能量的。

  二、走一看三

  【口播】改革不仅要只争朝夕,更要胆大心细,举一反三。今天我们来说说您的退休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现在我国男性是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女工人是50岁。也就是说要在这个基础上延长退休年龄。这么一说,大家都慌了,养老金会不会少了呀?是不是要多干好多年呢?年轻人的就业是不是更难了呢?

  举棋若定:延迟退休引就业养老之忧

  【解说】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近日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延迟退休改革提出原则性的方向,人社部正在与有关部门研究相关事宜,尚无推出时间表。对此,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听听大家怎么说。

  【同期】南京47岁家装服务人员 钱鸿鹊

  不能延迟,我们这些人倒霉了,也没有工作,在外面大点零工养老,以延迟我们这些人不就更倒霉吗?社会要帮我们忙,我们是最底层的,现在47岁到哪打工人家都不要,在外面给人家做钟点工,维持交这养老还有医疗,没有工作我们就交不起,现在一家一个小孩,他不会养我们,自己都照顾不了要照顾四个老人,他再养我们养不起。

  【同期】南京汽车厂退休工人 杨孝余

  企业效益不好的话提前退休没多大意思,要是企业效益好的话那就提前退休

  【同期】南京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周贤生

  就业这么难,我们早点退休之后你还可以对年纪轻的一代有职业做嘛

  【解说】全国政协委员高彦明认为,延迟退休可能会造成新的就业矛盾。

  【同期】全国政协委员 高彦明

  至少现在社会上大学毕业生,年轻人的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和矛盾的突出性,远远超过延迟退休,大学毕业生,五年找不到工作,这个人就费了,我觉得国家在延迟退休方面,一定要慎重。

  【解说】后有“老龄化”,前有“就业难”,“渐进式延迟退休”的路的确不好走,怎么才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呢?留待政策出台。对于养老的方方面面,不少委员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张伯礼

  中国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统筹各方面的力量,拿出一个统一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以房养老只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只是一个补充的措施,它不应该作为一个常态,还是要靠国家、个人、单位,共同来投入。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韦飞燕

  应该取消(养老金)双轨制

  应该并轨

  这才是对公民的公平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田儒斌

  能不能让更多的城乡居民

  特别是农民工

  2.7个亿

  能不能也享受职工养老保险

  因为他们将来

  新生代农民工肯定不会回去啦

  棋逢对手:如何安放我们的晚年?

  【口播】谋篇布局论焦点,一言一字重千钧。城市一个样,农村一个样;城市内部,职工一个样,居民一个样;职工内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一个样,企业职工又一个样。这就是我国现在养老保险的现状:“多轨并行”。国务院已经连续十年上调了企业职工的养老金,但是这个涨幅,依然赶不上物价的涨幅,依然赶不上和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的这种差距。那这么少的养老金怎么养老呢?于是各种解决方法横空出世,除了推迟养老,还有以房养老、养老院养老等等,这么多方法,那个更靠谱呢?

  【解说】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老人,对于如何养老,大多数老人都希望养老金能再涨一涨,今后和子女在一起安度晚年。

  【同期】长春市民 王军

  我最希望的就是养老金再给我们涨点。(目前一个月大约有多少钱)四千多吧(那够花了)我倒是够了,主要搭给孙子点呢(用不用儿子媳妇补贴)我得补贴给他们

  【同期】南京纺织系统工人 2014年将退休 贺丰年

  跟公务员比就差了一大截子,你说老百姓拿2000多块钱一个月,养老金不够

  【同期】来南京务工人员 江达春

  我们老家应该都是子女这一块,不是说有一个保险,假如说像我们做儿女的交了保险,老年人拿钱,60岁以后开始拿钱,每个月拿几十块钱。那肯定靠子女来补贴,怎么也不可能政府来补贴,希望是政府来补贴。

  【同期】南京汽车厂退休工人 杨孝余

  养老金,主要是这个生病就是没有底,就是医保上的5500,这两年都用完了

  【解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不同的养老方式,比如养老院和“以房养老”等。但是采访中,相当多老人们认为,这些方式不太“靠谱”。

  【同期】吉林省营口市民 陈希娟

  我喜欢如果没有啥病还是自个过就挺好。动弹不了就得上养老院,上养老院基本现在都是民办的,民办的电视演的都不好。

  【同期】长春市民 王军

  如果真是需要,经济不允许了倒也是有可能(抵房养老),但是好像不太可能。(不太合适)因为还有儿子还有孙子呢。得给孩子们留点产业嘛(不动产)对

  两会老石说

  标题:养老不是道德问题

  养老不是道德问题,养老要跟道德纠缠一起,跟什么不孝纠缠在一起,无解,或者道德在现阶段中国式养老不能扮演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角色。

  应该我们的社会,你看这些年年,三十五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应该去为全社会的老人构建一个安全网,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养老体制,能养得起老看的起病至少,如果在这个前提下他还讹人么?我相信概率会降低,尤其有些老人最初还不想讹。万一在身体有点病,跌倒以后,那孩子们本来中国有一亿家庭因病返贫致贫。万一这老人就是其中一个家庭的人,倒了,碰到一活雷锋,扶他,他家人还逼迫他去干这种缺德的事情,所以要从根本上化解。

  当然我说,提升全民的素质道德水平加强我们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蒙非常重要,但是你得为这个东西创造一个关键的前提,完善全社会的基本养老体系

  养老要并轨,养老要完善,除了我觉得要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一个覆盖全国各阶层人口的养老体系之外,重要的是,实现养老的公平,使每个中国人能够公平地分享到国家二次分配带来的福利,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遇到一个最大的阻力。

  你就会问了?这场是自我革命啊,政策制定者能够制定一个不利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政策么?那我告诉大家答案,中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怎么将权力装到笼子里呢,那就是法律。

  三、全仕像

  【口播】:民间卧虎且藏龙,微观天下视春秋。透过腾讯微视,我们来看看两会上记者、主持人的工作身影。对他们来说,忙碌有时是一种幸福。

  标题:崔永元:转基因纪录片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

  标题:武装到牙齿的记者摄像

  标题:美女主持张泉灵现身 回应众人对人大监督工作误解

  标题:晚报记者忙补妆

  标题:张泽群:电视工作者的创新力 去哪了?

  标题:新闻发布会前 各路记者严阵以待

  【口播】今年两会,众多记者也将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带到了两会上,请委员们作答。就这个问题啊,相声演员姜昆说,我相信老人不会赖我!我们是伴随着学雷锋成长起来的。张国立则反问记者说:姑娘,这还用问吗?除了力挺派,也有深思派,濮存昕说:老人要扶,自己也要保护,但最紧要的还是要有爱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了的一天,老了有人扶,老有所依,需要的是国家更加完善的养老体系,能让老人骄傲地说声,我有医保,孩子,你赶紧上班去吧。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更多精彩欢迎点击中国新闻网和中新视频微博。再见!

往期回顾 更多>>
关注
主持人介绍
  • 陈虎龙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本科、硕士,曾任深圳大学教师,北京电台主持人比赛全国四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