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播报》节目致力于以"中新视角、国际视野"带给广大网友新鲜丰富的新闻资讯、深入独到的新闻解读。于每天中午前和网友见面。五至七分钟的节目涵盖时政、军事、财经、社会新闻,及海外华文媒体评论。带您在较短时间内速览最新的新闻资讯。
分享到:
节目文稿

  各位好,欢迎收看《中新播报》,今天是9月25号。随着电视、互联网等娱乐手段的增加,阅读不再是获得信息的唯一方式。2012年,中国出版的图书达到了414005种,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2012年人均阅读量只有4.39本,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面对繁荣的出版业,我们堪称“有书也不看”的典型。

  一 观察家

  标题:“阅读”“回家”均入法 需不需要管这么宽?

  【同期】太原市民

  (您平时看书吗)

  嗯,看

  【同期】太原市民

  网上什么都有,不需要读书

  【同期】太原市民

  读一点

  【口播】上期节目我们一起聊了全民阅读的话题。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人阅读的情况让人堪忧啊。专家又说啊,这不是读不读书的事儿,这是中国人整体文化修养的问题。我们记者进行了一些街采发现平日有阅读习惯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读书的人真的不是那么多,而且阅读杂志、报纸、网络阅读的比例很高。说起全民阅读入法啊,支持的声音还是占多数。

  【解说】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目前已草拟《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争取在今年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此事引起了市民的热议。

  【同期】太原市民

  这对全民素质的提高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我觉得吧这也应该管,因为现在自己的自觉性不太高了,所以得政府监督的管

  【同期】太原市民

  通过立法是唤醒群众,有一个真正的,就是咱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一个精神,这个层面在推着你主动去做,而不是说依靠立法,你不读书你就是犯法,你不回家你就是犯法这个东西就是赞同吧,应该有,应该有就是规避一些,唤醒一些人的主动性

  【同期】太原市民

  这个是全凭自觉呢,有些人这个读书目的不一样,有的人获得知识为了就业这些,有的人为了提升个人品质,不一样

  【解说】中国是出版大国,出版图书的种类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库存量也冠绝全球。另一方面,中国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奇缺,但同时藏书的流通率却很低。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对自己的阅读情况不满意,没有时间、书价太高、读书没意思是提到最多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白烨教授认为,现在确实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它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比如年轻的人更喜欢移动阅读 微阅读 轻阅读,并且倾向于读书的实用功能。

  【同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会长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教授 白烨

  (读书)数量少

  而且我们的阅读更多还是一种

  务实性的

  求职啊 从技术角度上 实用层面上

  所以我觉得阅读方面的问题比较多

  【解说】白烨表示,全民阅读入法是从制度上给予扶持,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另外,除了立法之外,还要有一些经济方面的投入比如说对一些学校 社区 边远的地方,配备书籍和阅读场所,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讲,要从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准这个层面上,进行推荐和倡导全面阅读。

  【口播】除了全民入法,近期不少的法规也引起了广泛热议。比方说,深圳规定“在便器外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将处100元罚款。俗称“尿歪了,要罚款”。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以及中秋节和国庆节错乱的放假安排。虽说这些都出于好意,但是民众和媒体好像不怎么领情。

  【同期】长沙市民

  因为如果立法就相当于是强制性的 强制性的话就算市民去看书也是草草了事之类的

  【同期】太原市民

  当然很好,但是你不能强迫人家,常回家看看是主动的,自己自愿的,立法能管住常回家看看,他不想回来你也没办法

  【口播】媒体评论看法也相当尖锐。我们来看一下。

  香港《南华早报》针对今年错乱的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安排评论说,无论用意多么良好,政府如今都该停止干涉民众生活了。官员似乎仍以冠冕堂皇的种种理由,不愿放过任何机会对民众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

  《南方都市报》刊文称,法律首先考虑到它的执行力,如果不能执行,反而破坏了它的严肃性。

  《济南时报》评论称,违反法律的行为是违反最低层次道德要求的行为,但是反过来,并不是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行为。因此,不可能、也不应该将道德的要求规定在法律中。

  二 中新记者眼

  北京大兴摔童案案犯一审获死刑 曾是文学青年

  【口播】备受关注的北京大兴摔死女童案9月25日在北京市一中院一审宣判。法庭最终以故意杀人罪为由,一审判处韩磊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解说】在宣读刑事判决之前,审判长首先宣读了本案附带民事裁定,依法裁定准许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申请撤回对被告人韩磊的附带民事诉讼请求。

  在宣读刑事判决之后,受害人的律师表示任何的赔偿都不能挽回小孩的生命,受害人家属觉得赔偿没有任何意义。

  【同期】受害人律师

  当时提出赔偿主要是基于行使诉讼权利

  为什么撤诉

  因为这事已经发生了

  任何的赔偿都不能挽回小孩的生命

  家属对于赔偿觉得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说就撤回了

  (对判刑结果有什么看法)

  我个人觉得判决很公证

  体现了法律的尊严

  也体现法律的正义性

  我觉得这是在意料之中的

  故意杀人罪

  【口播】今年7月23日晚,北京市大兴区发生“摔幼童”恶性案件。两名驾车男子因不满一名推着婴儿车的女士挡道,双方发生争执,过程中男子韩磊将该女士打倒后,又将婴儿车内的女童摔在地上,最终女童死亡。这起案件令人发指,那么,杀人嫌犯真的是泯灭人性吗?韩磊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page title= subtitle=]

  标题:从文学青年到杀人嫌犯

  【解说】据媒体报道,1974年出生的韩磊,14岁时因偷窃被处以行政拘留13天;18岁因殴打他人被处以行政拘留10天。

  在韩磊后来狱中完成的数十万字自传体小说《昔我往矣》里,他笔下的自己“从小便喜好结交所谓的社会人,讲些江湖义气,也就少不了干些江湖上打架争胜的勾当,架打大了派出所要抓,父亲母要寻他的晦气,便免不了三天两头离家刷夜,和他那群哥们儿兄弟一处鬼混”。

  1996年,22岁的韩磊因盗窃被判处无期徒刑,入狱后,他曾反思自己从小脾气不好、特别冲动,主要因为自己知识不够。之后,他自学参加了高自考的五门课程。随后,韩磊经过数次减刑于2012年年底刑满释放。

  韩磊出狱后,靠着母亲的贴补,在丰台区东高地租了一间房子,还曾还办了一家养羊场。韩磊说,这期间,他跟本案的另一名被告人李明经朋友介绍认识,事发前只见过一两次面。

  摔童后,韩磊接受检方提讯时曾痛哭,说造成这种惨剧,虽是突发事件,也是很多原因综合在一起,但一定要判他死刑,他真不活了。韩磊还曾写了一封《求死书》。

  韩磊说,他和每个普通人一样,有幸福温馨的家庭,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明年就要结婚了,就在他憧憬美好人生的时候,他绝对想不到自己会站在被告人席上,还背负着这种罪名。他祈求孩子的亲人原谅,会倾尽自己所能赔偿。

  【口播】小时候,韩磊爱好古典诗词,有时还给伙伴们出题“《古文观止》第一篇讲的是什么”。但是触犯法律屡受惩处却充斥着韩磊的人生,韩磊说,以前他不知道最严厉的处罚是什么,现在他知道是无时无刻都在折磨着自己良心的悔恨。但是人生没有假如,悔恨已不能挽回逝去的生命。我们也希望,作为社会个体,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多些平和心和宽容心,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三时事每日鲜

  标题:四部门:中小学女生宿舍全部封闭管理防性侵

  【口播】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是需要呵护的花朵,但是一些罪恶之手会毫不留情地伸向这些还没长大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保护女童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沉重话题。近日,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四部门发布《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意见》,提出中小学女生宿舍全部封闭管理防性侵。

  【解说】四部门24日要求对学生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特别关注女学生有无成绩突然下滑等异常表现。寄宿制学校女生宿舍封闭式管理,未经许可,所有男性包括老师和家长一律不得进入女生宿舍。此消息一出,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不过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矫枉过正。应该是抓源头,严厉惩治实施行为侵害者,保护所有受害人的利益,而不是像封建时期一样女人不出门。

  标题:女童身亡洗衣机 目击者:身上有洗衣机孔印

  【口播】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两女童被洗衣机绞死”事件连日来引发广泛关注,众说纷纭令案情扑朔迷离。记者近日来到了位于南昌市新建县两名女童的家。

  【解说】位于南昌市新建县樵舍镇的汽车站对面的楼房便是两名女童的家。居住在周边的邻居告诉记者,出事的两名女童家住五楼。已是黄昏,走进楼内一片昏暗,记者行至五楼时看见,这间房屋已经被贴上了封条。同住在镇上的涂永华是这起事件的目击者,当时他正好路过,听到有人大喊救命,便和周边的邻居一同跑去帮忙。当时只见女童的父母抱着孩子就往楼下跑,孩子当时已经昏迷不醒了。

  【同期】目击者 涂永华

  主要是头部,颈部,这两个地方比较明显,严重一点。身上肯定在洗衣机里面搞了过去,有青的紫的一块,身上也有洗衣机上孔的印子。

  【解说】截至目前,该起案件的各项调查工作还正在进行当中,南昌警方已经成立了事件调查组,并对两名遇难女童进行验尸,会在调查结束后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口播】再来说说女中豪杰——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近日,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两位分享了航天生活的经历和体会。据悉,这也是刘洋、王亚平两位中国“太空之花”首次在公共场所携手露面。

  标题:刘洋王亚平携手亮相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 分享航天体验

  【同期】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

  作为太空授课的主讲人,我和我的伙伴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轨道上,和地面的中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度过了令人难忘的40分钟/在过程中,我们还和地面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实时通话互动/回到地面后我收到了很多孩子们的信,孩子们的信写得都很有意思也很真实。有的孩子说,看您在睡袋里睡觉,像个会走的大烤肠,很好笑。有的孩子说,王老师,是您给了我梦想,而我会像一只毛毛虫一样,慢慢地爬上树的顶端。总有一天我爬上去了,会像您一样,变成一只蝴蝶,飞向太空,实现梦想。

  【解说】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也跟来宾们分享了太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同期】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洋

  在宽敞舒适的天宫一号,我们的太空之家中,我们可以悠闲地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可以打太极拳调整身心,并且在工作之余,我还利用闲暇时间编织了中国一件传统饰物。大家看这张照片,我手中拿的这个,叫做吉祥如意中国结。我想取其吉祥如意的寓意,送给全世界探索宇宙的勇士们,希望大家每次任务都能够平安顺利。

  结尾

  北京大兴摔死女童案尘埃落定,法庭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韩磊死刑。监狱在韩磊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牢里,他开始写那部监狱题材的自传体小说。在读书笔记里,韩磊写到:命运只在一念之间。希望你下辈子一定要做一个清醒的好人。以上就是本次节目的所有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更多精彩新闻欢迎关注中国新闻网和中新视频微博。

关注
主持人介绍
  • 赵洁   北京丫头片子,专属天蝎,爱哭爱笑爱玩爱闹。
  • 陈虎龙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本科、硕士,曾任深圳大学教师,北京电台主持人比赛全国八强
  • 马宁   主播团队的新成员,2004年至2012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担任新闻主播。和热爱的新闻工作在一起,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快乐。
  • 李越   2010年9月加入中国新闻网,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端庄知性的主持风格。除了主持,更喜欢加入战役性报道的第一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