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市中心大观商业城旁边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一间15平米大小的江西毛笔庄,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小店曾经辉煌一时,经营的笔墨一度覆盖昆明,乃至云南全省。而今,随着各种新式笔墨的出现,毛笔已不再是人们的日常用品,渐渐淡出生活。只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依然和她亲手制作的毛笔还坚守在昆明繁华的闹市中心,她是张学成毛笔庄第四代传人张明杰的妻子桂焕兰。
【同期】桂焕兰
在昆明市中心大观商业城旁边的一个小巷子里,有一间15平米大小的江西毛笔庄,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小店曾经辉煌一时,经营的笔墨一度覆盖昆明,乃至云南全省。而今,随着各种新式笔墨的出现,毛笔已不再是人们的日常用品,渐渐淡出生活。只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依然和她亲手制作的毛笔还坚守在昆明繁华的闹市中心,她是张学成毛笔庄第四代传人张明杰的妻子桂焕兰。
【同期】桂焕兰
(用自己制作的毛笔写字场景)
起码一支笔
你写起来毛没有发岔
你一按下去它的毛会起来
你一按下去它的毛不会倒了
就是好笔了
就是最好的笔了
走进笔庄,一个老玻璃柜台上摆满了各种毛笔,从抓笔到斗笔,从大楷到点眉,应有尽有。在小店泛黄的墙壁上,尚留有当时许多官员,书法人士赠给笔庄的书帖,做了一百多年的毛笔生意,浓郁的毛笔文化终究挥散不去。
“一款好的毛笔必须具备“四德”,即“尖、齐、圆、健”四点。要做好一支毛笔,共有四大工序,一百多道小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桂焕兰介绍说,虽然现在张学成笔庄的制笔工序也减省了许多,但是过程仍然十分复杂。
【同期】桂焕兰
一个月以25天到一个月来计算
(一个月)做400支
而且(一天)要做够八小时
首先是水盆
叫的水盆
水盆完了呢就到干作
干作就是挖管子
以前是用手挖
然后就到整笔
最后一道就是刻字
最大的工序就是这四道
最难的是水盆 水盆毛毛要理齐 理齐了才来做笔 梳了然后要打理
才成笔头才来做
据桂焕兰介绍,她的老太公张学成为避兵乱,民国初年西迁入滇,推着独轮车,从江西到昆明,整整走了48天。后不久,在昆明这片土地上,就有了一家“张学成毛笔庄”。而桂焕兰与张学成毛笔庄第四代传人张明杰也正因为双方都是制笔世家的缘故结成姻亲, 2008年张明杰生病归乡,她便独守笔庄。现在,老人也并不考虑什么传统手艺的传承,在她眼里,毛笔庄只是个小本生意,也不是什么挣钱的行当了。
【同期】桂焕兰
我们现在太老了
年轻的人他掌握一二
嫌这个营业额小
营业额小得很
我家有六个子女
不是每个完全都能学
有些没有天分学不成
据了解,张学成毛笔庄,创自清光、宣年间,属南派赣系,与吴兴“湖笔”同一祖源,西迁入滇,绵延至今,几近百年。如今,也只有鹤发老妪桂焕兰一个人还能完整制作毛笔。虽然生意清淡,但是桂焕兰说,只要她卖笔,笔就还是老样子,张学成毛笔庄扎扎实实做笔的精神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记者 赵静 和晓莹 昆明报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