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故事】韩海东:探寻保护路径,守冰川20载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7日 08: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初秋时节,在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区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天高云淡,远处的冰川清晰可见,今年46岁的韩海东驱车前往科其喀尔冰川的观测站进行检查。韩海东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副研究员,现在也是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托木尔峰冰川与环境观测站站长,在托木尔峰冰川区,他已经独自坚守了20年。

  【解说】前两天,韩海东改装的履带车试车刚成功。经过他改装的履带车可以在山地出行,由于每次出去都需要携带仪器等,较远的地方还需要带食宿的装备,加上路途艰险难行,目前他已经改装了2辆出行车。

  【同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 韩海东

  这些车都是自己改造的车,主要为了方便在我们冰川工作区进行一个通勤,从我们营地一直到工作点,因为有些地方路边很窄或者说比较泥泞,所以有这些小车也比较方便。

  【解说】位于温宿县科其喀尔冰川的观测站,距离城区约80公里,平时来回一趟需越野车颠簸5个多小时,若遇到雨雪天气则道路无法通行。观测站就坐落于科其喀尔冰川脚下,这里海拔2900米,雪最深处超过150厘米。平常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周边的牧民,由于站里安装了净水器,周边的牧民都来这里取水。

  【同期】新疆温宿县牧民 艾依提·阿不力克木

  这个水好,我明天还过来,我天天喝(这里的)水的,(他)太好心的。

  【解说】托木尔冰川站始建于2003年,至今已开展了连续20年的冰川野外观测研究,观测项目包括冰川区气象、融水径流、物质平衡、冰川运动、地球化学等。冰川站从初立至今20年,韩海东都坚守在这里,见证了冰川站的发展历程和各项冰川观测工作的开展。

  【同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 韩海东

  我现在主要关注的这个是冰川物理方面的一些,做这方面的一些课题研究,主要做的就是我们冰内的这个结构,和我们这个冰内储水的这么一个过程。

  【解说】据韩海东介绍,科其喀尔冰川的观测工作每年开始于积雪融化完毕的四月底,结束于即将开始封冻的十月中旬,每年的野外观测时间五个多月。每次去检查的路上,韩海东都在清理路面,在他连续多年不断清理下,才有了一条便道。

  【同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 韩海东

  我主要进行一些营地周围的仪器的维护,设备的维修,再还有常规的一些日常的观测工作,比如说每天人工的天气记录,人工的降水测量,还有人工的水位的监测,主要是为自动监测进行一个校正和观测的补充。

  【解说】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托木尔峰冰川与环境观测站已经由原先的帐篷到现在的板房,还成为了3个院校的定点科研基地。

  【同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 韩海东

  因为冰川内它的变化也是比较明显的,冰内的排水,冰内的储水的量和排水的通道的这个结构,都会有每年或者说有几年,都会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么它存在的一个规律是什么,实际上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的掌握,所以我想继续把它做下去。

  【解说】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区,也是世界八大山谷冰川之一,共有冰川509条,冰川总面积达2746平方公里,比整个祁连山冰川面积还大两倍,冰雪储量3500亿立方米。这些冰川雪山是南北疆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地表径流的来源,滋润着天山南北水系的发育,也深刻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

  左丹丹 王拓 赵佳明 新疆阿克苏报道

责任编辑:【孙静波】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