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同“行”:讲在父亲节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8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6月18日,正值父亲节,在我们身边,有一些父亲对于子女们来说,不仅有着血脉亲情,更是事业上的同行者。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探访时,发现了三对同行父子。近日,记者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在人生路上同行的故事。

  【同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高铜锁

  儿子有一次跟我开玩笑,说了这么一句话,说老爸咱俩现在是同事。我说再同事也是父子关系,先(是)父子关系,然后才能同事。

  【同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师 高岩捷

  刚入职的时候,总会生活在父亲的笼罩之下。

  【解说】今年年初,高铜锁医生刚刚结束了38年的从医生涯,迎来了退休生活。儿子高岩捷是一名急诊科医生,经常面对危急情况甚至死亡。作为同行父亲,高医生理解儿子的辛苦,但嘴上却总说,这就是你该承担的责任。

  【同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高铜锁

  我说你既然选择了这个道路,就需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就让我们自己苦累,但是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能为患者减轻病痛,这也是我们特别大的收获。

  【解说】高岩捷坦言,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撑着他的,其实是他的榜样“老高”。

  【同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师 高岩捷

  2003年那会,“非典”肆虐的时候,老高就上了(抗疫一线)了。(当我)真正(走上抗疫一线)以后才体会到,真的是面对的是那种未知和那种恐惧。但是想想我爸他们“非典”都扛过来了。我们也应该问题不大。然后到后来反正扛到了最后,也站到了最后。

  【解说】李涛生和李硕父子都是热电厂检修工人,父亲李涛生是“60后”,而李硕是“90后”,他们都在父亲的影响下当了工人。

  【同期】金桥热电厂检修工人 李涛生

  像我们那这代人见了父亲就可怕了,一看父亲脸色变了,就不敢说话。

  【解说】李涛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对自己很严厉,到了他们这一代,就想转变一种方式,所以对待自己的孩子非常温和,也没有给孩子提过太高的要求。

  【同期】金桥热电厂检修工人 李硕

  我印象里面就是重话都应该没说过。

  【同期】金桥热电厂检修工人 李涛生

  (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对孩子没有过分的要求,说必须咱们有个啥目标,反正是尽我的能力,我督促你,给你(好的学习)环境,至于说学成学不成也靠自己了。

  【解说】李涛生平时言语不多,从来没有当面赞扬过儿子,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儿子的关心。

  【同期】金桥热电厂检修工人 李硕

  我父亲没有当面表扬过我,然后从别人的口里面听到以后我才知道,我是得到了父亲这方面的认可。

  【解说】徐茂国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笳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父亲徐德景出生在一个唢呐世家,8岁时偶然见到濒临失传的胡笳,为了留住这种音色,他一做就是60多年。如今年过古稀的徐德景看着儿子把这份技艺和责任传承下去,心里很是宽慰。

  【同期】胡笳制作技艺传承人 徐德景

  (大儿子)他一个是离得近,(感觉)还有细致,(我)把这个技术,交给大孩子了。

  【解说】制作胡笳需要投入不少的时间和资金,制作过程对一个人的精力和耐心也是很大的考验,面对这些,徐茂国也曾有过退却。但作为父亲的徐德景,在一直坚守这份事业。2017年,徐德景重病住院,父子二人在病房内有一次交心的谈话,在那之后,徐茂国决定与父亲一同坚守。

  【同期】胡笳制作技艺传承人 徐茂国

  觉得这就是未来我的后半生要走的一条路,咱们不能说完全是为了圆老人的梦,同时我们也是为了自己,圆自己的梦。再加上给我们的下一代做一些实际的榜样。

  【解说】高铜锁希望孩子做好一名医生。李涛生希望孩子当好一名工人。徐德景希望孩子做好一支胡笳。这三对父子,不仅是事业路上的同行,更在亲情路上同行。

  【同期】胡笳制作技艺传承人 徐茂国

  父亲节快到了,我就专门练了首曲子,祝愿父亲节日快乐。

  【环境音】徐茂国吹奏胡笳

  【同期】金桥热电厂检修工人 李硕

  希望他还是注意安全吧,就是顺顺利利的把最后这几年岗站好。

  【同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师 高岩捷

  希望他能够一直健康。

  崔博群 马丹妮 呼和浩特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