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九月二十八日电 题:大熊猫保护功勋著 “国宝”惬意居乐土
中新社记者 杨杰
“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如果人们不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箭竹开花让大熊猫断炊的窘境,那么汶川大地震让“国宝”饱受磨难的情景一定还记忆犹新。这两个典型事件,加深了国人对保护世界珍稀濒危动物大熊猫的紧迫感。
面对一系列的劫难,“国宝”大熊猫非但没有出现种群衰退,反而“人丁更旺”。这得力于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的飞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起步晚的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经过几代大熊猫科研人员的卓绝努力,让世人瞩目。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人对大熊猫繁育研究和保护知之甚少。直到一九七四年,胡锦矗等专家在卧龙进行了第一次大熊猫普查工作。一九八0年,卧龙自然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同年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了迄今为止全球唯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国大熊猫科研工作正式宣告起步。
帆初扬,挫折至。被誉为“熊猫爸爸”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当时和一百多名大学生来到卧龙开展研究,其时条件既苦,又毫无成效,十年未能育出一只幼仔,最后连外国专家都撤走了。
研究一时陷入困境。一九八七年,张和民被公派到美国学习国外先进的动物饲养和管理技术,回国后承担了三年内攻克大熊猫育幼难的科研课题。几经思索,张和民认为症结出在饲养方式上,遂提出“爱心饲养”理念,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饲养方案,最终取得了人工繁育的成功。
其后,中国各地的大熊猫繁育研究捷报频传,大熊猫发情难、受孕难、成活难等世界性难题逐一被攻克。为克服圈养大熊猫的配种难题,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精子库,在冷冻精液人工繁殖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如首次使用冷冻精液人工繁殖成功大熊猫、首次在世界上繁育成活双胞胎等,成果喜人。
为加强大熊猫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一九八九年,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在蓉成立。通过大熊猫技术年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人员培训、学术交流及国内外大熊猫圈养繁育的协调,极大促进了大熊猫保护,推动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数据直接而深刻地显示了进步:从一九九二年到二00六年,卧龙中心圈养的大熊猫从最初十只发展到一百一十九只,其中人工繁殖七十三胎一百零九只,成活九十四只,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
目前,中国林业部门和大熊猫专家致力于实施大熊猫放归野外计划。在经历第一只放归熊猫死亡的挫折后,专家们仍努力不辍,继续开展相关训练,以期实现让大熊猫回归野外的最终保护目的。
目前全球仅存一千五百九十只左右野生大熊猫。汶川特大地震前,在四川一百七十七万公顷的林泉涧壑间,一千二百零六只野生大熊猫自由栖息。地震造成近六万公顷大熊猫栖息地、近两千公顷大熊猫潜在栖息地损毁,但大熊猫种群并未出现衰退。
目前,四川正在实施“大熊猫栖息地修复计划”,为野生大熊猫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该计划三年后完成时,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将比震前略增百分之二点三,野生大熊猫数量将稳定在震前水平。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的宝贵遗产。一百四十年前,法国人戴维在四川发现并命名了第一只大熊猫,将其介绍到西方,推动了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的特产,在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频频漂洋过海,担当友好大使,被赠送到法国、日本、美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等国,其可爱形象风靡全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历经亿万年沧桑的“活化石”大熊猫,如今正惬意地栖息于中国这片乐土上。(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