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全国两会在大会新闻中心登记采访的国内外记者有近3000名。但有媒体调查显示,一线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人数实际要远远超过这一统计,“有证无证的人数至少持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研究所所长柯惠新说:“媒体关注度高,是因为媒体的背后是老百姓,这说明老百姓越来越关注两会了。”
拿倒话筒也被同行羡慕
采访了8年全国两会的卓九成没想到今年自己会一“举”成名。
3月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来自《陕西日报》的记者卓九成多少有些兴奋,在向李肇星提问时,他将话筒拿倒——毕竟这是他8年来采访两会时首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获得提问机会。
会后,随之而来的是紧张的采访。“现在两会对媒体的开放程度高了,参加两会报道的媒体也越来越多,很紧迫。”他说。
让卓九成感觉紧迫的,除了身边这些获得采访准入证的同行,还有众多活跃在会场外围的非注册记者。
尽管拿倒了话筒,但卓九成足以让同行王志刚羡慕,因为王志刚连拿那个话筒的机会都没有。王志刚是香港《大公报》驻山东办事处记者,已经连续两年“无证”采访两会了。
9日上午,王志刚以“会客”为由,进入到代表委员的住地京西宾馆。他拿着录音笔和照相机,四处寻找采访目标,一直呆到晚上7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主要由于他没有拿到两会的自由采访证,出入受限,进去一趟很难。
王志刚坦言,没有两会的自由采访证,如果想进住地采访,只能通过“代表或委员会客” 的方式,“提前认识几个代表,会议期间每天一大早就等在门口,让相熟的代表把自己领进去。”
一旦进了住地,他就不敢轻易出来。因此,王志刚还练就了一套独特的本领:“马眼”、“神仙肚”。
王志刚说,“马眼”是指眼观六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代表、认出是谁,然后追问采访。“神仙肚”是说必须抗饿,“有证记者能去吃自助餐,没证的只能在大厅坐着,不到下午采访完必须回去写稿子,哪能轻易回去?”
像王志刚这样“无证”的记者为数颇多。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广场上,更是非注册记者的聚集地。当代表们刚刚下车,穿过斑马线,走向人民大会堂之际,便有数不清的记者围了上去。
人群像一个个滚动的雪球,涌向每一个代表,这些“雪球”随着代表前进。人民大会堂东门广场,成了一个“临时新闻发布厅”。
“到处都是记者,甚至比代表委员人数还多,”全国人大代表、扬州修脚大师陆琴感慨,只要出门,肯定能遇到大堆的记者围着代表或者委员,“明显感觉记者增多了。”
非注册记者至少3000名
52岁的北京出租车司机老王对于记者并不陌生,但今年两会的记者却让他也不由得发出了感叹:“光今天上午我就拉了三拨。”而这个数据还仅是老王3月3日上午11时前的统计数据。
记者人数的增多不仅体现在交通方面,大量“非注册记者”的到来,甚至让代表委员住地附近宾馆的床位吃紧。
离中国职工之家约300米的真武饭店,共有148个房间,两会之初便已住满,绝大多数是外地记者。据记者了解,单单是聚集在此的山东记者就约30人。
与真武饭店一街之隔的生达大厦同样如此。据了解,单单是山东代表团的随队记者就在此安排了14个房间。由于房间紧张,有些记者三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
“作为地方性媒体采访全国两会,证件问题是最大瓶颈。”华商报全国两会前方调度负责人靳曼直言,尽管如此,今年华商传媒集团仍加大了全国两会的报道力度。
“集团下属5家报纸,有4家派了记者过来,共26人,大概10张证。一半以上的人属于非注册记者,报道规模创下历年之最。”靳曼说。
而南方报业集团更是派出了86人的豪华阵容,参与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注册记者。
除了地方媒体,非注册记者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网络。
3月2日下午,在央视直播间里,节目刚录制结束,一位身着新浪工作装的女孩便跑到了台上,熟练地从后背包里掏出一个卷轴,把架子支好,“刷”的一声,新浪两会访谈的背景便搭好了。一脸惊愕的受邀嘉宾反应过来的时候,新浪的视频已经准备好了访谈。
女孩名叫陈芳,两会开始以来,她每天都背着一个“易拉宝”,奔走在跟网站有合作关系的媒体驻地,从事两会外围访谈工作。
“陈芳只是新浪网今年两会报道100多名人员中的一个。”新浪网新闻中心副总监周晓鹏告诉本报记者。
“从去年国庆节后,搜狐新闻频道就进入了‘两会’筹备阶段,两会正式开始后,整个新闻频道95%的人员全都调动起来了。”搜狐新闻中心专题部主任刘鑫炎说。
据统计,2009年全国“两会”在大会新闻中心登记采访的国内外记者有近3000名,但有媒体调查显示,一线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人数实际要远远超过这一统计,“有证无证的人数至少持平”。
曝光率越高越受关注
“媒体之所以对两会的热情越来越高,当然与公众的关注是分不开的。应该说,公众的关注点,就是我们的关注点。”刘鑫炎说。
周晓鹏分析认为,主要是关注眼下的民生热点。“比如今年的农民工问题、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食品安全等等,都涉及民生,涉及全中国老百姓的利益。”
财经专业网站和讯网新闻部总监任世武也持此观点,力求“关注百姓身边的财经话题”,对就业创业、个税起征点、黄金周刺激内需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民生话题进行了广泛关注。
来自更多媒体的关注和记者总量的剧增,使得代表和委员们“曝光”率比往年大大提高,很多提案、议案在两会期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另外,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很少出现“无可奉告”的言辞,他们更多地希望借助媒体渠道,能够把自己的声音传播出去。
“这次政协会前,准备了一些提案,也有女性、社会民生、美容行业等话题,不过确实没有像‘缩短工时,实行四天半工作制’提案这么引人关注。这些天在和记者们交流中,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通过与媒体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她的提案已经比初稿时更加丰富和完善。
“媒体是连接政府和公众的纽带,而作为很多代表和委员来说,既要让政府知道民情民意,又要让百姓明白上面的政策,如此一来,借助媒体是最好的方式。”全国政协委员宗立成在作客本报北京两会直播室时说。
媒体背后是老百姓
“媒体关注度高,是因为媒体的背后是老百姓,这说明老百姓越来越关注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研究所所长柯惠新说。
“以前老百姓觉得两会跟自己关系并不密切,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他们关心,因此媒体关心。如果老百姓不关心,那么媒体也不会关心。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都是一样的情形,因此今年两会中媒体的异常兴奋和非注册记者的增多与现在形势有关。”
同时,她还道出了另外一个缘由。“两会代表委员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前老百姓觉得,委员就是在会上聊一聊,不起什么实质作用。但是现在百姓觉得委员提了很多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两会自然就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因此,越来越多地方媒体涌向了两会,反过来促进了两会的开放,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和循环。如果限制,就会越闭塞越不开放,如果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大量媒体涌进后,就会促进开放。
“非注册记者的急剧增多,与当前的金融危机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认为,金融危机不是一个省或者是一个地区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许多政策的出台和地区的协调。“而今年两会媒体人数的激增,以及非注册记者的活跃,正是这个特定时期两会贴近民生的一种外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