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家镇南街。今年40岁的保安族腰刀商人沙学林坐在自家店铺里,看着电脑屏幕。他正在自己网上注册的店铺里售卖腰刀。几番网聊之后,沙学林用鼠标点下“确定”,一笔生意达成了。
保安族聚居在甘肃省中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保安族所在的大河家镇位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甘肃省惟一的多民族自治县。
沙学林销售的腰刀,是保安族的特色工艺品。作为保安族的文化象征,改革开放30年来,一把腰刀见证了沙学林和当地保安族群众的生活变迁。
沙学林和保安腰刀的故事缘自其9岁时,那时父亲给了他一把五寸长的保安腰刀,上面遍布的美丽花纹让他爱不释手。
“那时候生活差,姊妹5个,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土房子破得没法说。”沙学林仍然能记起和父亲去30公里外的县城,两个人徒步走了整整一天。
改革开放以前,腰刀是保安族百姓宰羊、吃肉的生产、生活工具。改革开放以后,制作工艺精美的保安腰刀慢慢成为了工艺品,引起了许多刀具收藏者的关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沙学林也开始做起了售卖腰刀的生意。
“接触到腰刀的制作匠人以后,我从18岁开始做腰刀生意。”他的第一笔生意是把从周围村庄里收购的一百多把刀子贩卖到了内蒙古。后来,沙学林的生意越做越大,东北、西藏、宁夏、青海等地也成为他的销售地。
沙学林说,上世纪80年代末,他店里最多的时候有近万把腰刀,每年的纯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块钱。那时,沙学林花了6000多块钱买回一辆摩托车,成为村子里第一个骑上摩托的人。
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沙学林发现自己的腰刀销售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作坊,一些劣质的腰刀也流到了市场上,腰刀质量不好,生意受到了影响。”
更重要的是,腰刀在市场上的认可度降低,销量大减也影响到了腰刀这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以前家家户户都可以做,有上千户人在打制腰刀。后来只剩下十几户了。”沙学林说,会做腰刀的匠人大量流失,他甚至一度觉得这个技艺会失传。
但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几年,当地政府加大了对这项传统工艺的保护,保安族腰刀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加大了保护,我们也调整了做法,从靠量取胜转到以质取胜。以前每把刀只能卖二三十块钱、甚至是十几块钱,现在有的一把刀可以卖到几千块钱。”
沙学林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腰刀匠人们还重新找到了失传近半个世纪的“折花刀”的打制技艺。这种由钢铁混合打制的“折花刀”成为保安腰刀当中的极品,许多爱好者纷纷收藏,沙学林的生意又重新好了起来。
“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简直没法比。”沙学林现在开上了小汽车,除了自家居住的楼房之外,在街道上还有专门销售腰刀的铺面。“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现在我们保安族群众家家都住上了新房。”
沙学林的生意方式也发生着变化。“以前是我们跑市场,现在是守在家里做生意。” 沙学林如今在淘宝网上注册了一个店铺,只要鼠标轻轻一点,海内外的爱好者就可以买到保安腰刀了。“网上做生意,量大,海内外的人都能看到。网上的销售额目前已占到了我生意的一半以上。”沙学林说。
“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有更多的人来买腰刀,这个产业就能发展起来,腰刀技艺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作为保安族文化象征的保安腰刀,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的生活前景也会更加美好。” 沙学林说。(屠国玺)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