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晋北平鲁县城的“老红娘”张大妈闭门谢客,宣布结束了30年的媒婆生涯。“如今娃娃们找对象由着自己性子,不用父母管,不听媒人说,听说还要在网上找对象!”张大妈说这话时露出羡慕的表情。
朔州市平鲁区妇联主席李玉兰说,改革开放后,苦寒之地的晋北人生活就像鲤鱼跳龙门,人口流动天南海北,姑娘们的择偶观念也越来越开放、自由、个性化。晋北妇女的婚姻在这30年中经历了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完全自由恋爱,从“相亲不出50里”到“互联网上找知音”,择偶标准也从选择“嫁汉吃饭”到寻找“知心爱人”。
59岁的周花结婚时,改革开放前的平鲁还是“吃粮靠救济、半年野菜糠”,“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周花说,这就是当时婚姻的全部。当时她看上一个教员,因为教员家里种小米而不种莜面,只好含泪分手,被家里人强行嫁给另一个村子家里有莜面、山药蛋却大她9岁的种地汉,一辈子忍受着性子不和、夫妻争吵的痛苦。
周花回忆说,外婆在世时定下了这门能换回荞面、莜面、山药、皮袄、被子以及480元钱的亲事。外婆离开人世后,一心想退婚的周花又被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外公劝下,“你要是退婚,人家不仅得把原来的东西要回去,还得问咱家里多要。你还是去吧!”周花回想起自己被包办的婚姻,不禁哽咽起来,“我心里特别埋怨我姥姥,我这一辈子是在吵架和打架中度过的。”周花如今一个人操持所有的家务,在农耕时一个人种那二十来亩地,“老头子已经68岁了,躺在床上什么也干不了,我这辈子只能这样了。”
比起周花,上个世纪60年代末出生的高曌宇要幸运得多,不用因为吃穿问题被强行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平鲁的高寒山区农业在包产到户10多年后实现了多年丰产,外地商品粮和时令菜调入充足,乡镇煤矿和企业一家家红火起来,平鲁人“肚子有了油水,腰包有了活钱。”
进入本世纪,由于煤炭相关产业崛起,平鲁的城市化加快,本地和外地的大学生、优秀青年来到了这个雁门关外的小城市就业。“70后”的程彩芹在择偶方面有了强烈的主见。她首先看重的是对方的工作,她在平鲁妇联工作,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从事行政工作。另外,她认为对方身高比自己高一些是很重要的。本着“工作、个人素质和身高”的择偶标准,程彩芹先后见过20多个别人介绍的朋友后,在2001年遇到了成为自己老公的那个人,那一年她27岁。程彩芹的丈夫小她两岁,高大英俊潇洒,毕业于大同大学,当时在一所乡中学当教员。
同为“70后”的骆艳芳在择偶上跟着感觉走,她的丈夫是常一起玩的朋友圈子里的一个,用她的话讲“玩着玩着就成了。”
骆艳芳说,比她小的妹妹们,也就是“80后”了,她们找“另一半”不再看重机关干部的身份了,只要能在一个行业干出一番名堂来就是情人眼中的“大英雄”,个体老板当然很吃香了!婚姻半径可大可小,天南海北的都有。如今,晋北信息化“三网合一”通到了城市乡村,乡村网吧可红火了。反正手机短信、网上聊天很方便,现在还有网络视频了,即使远在天涯,也能喜结良缘。(王炤坤 南婷)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