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崭新的相册,王进与老伴走出照相馆,结婚已经60年的他们,这次也赶一回时髦,在照片上又一次留下了身着婚服的笑容,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照片中的二人却笑得灿烂。
30年前,结婚照曾是许多新婚夫妇梦中的奢侈品;30年后,结婚照早已成为结婚必备品。30年前,全家福中记录的是只有黑白灰的世界;30年后,全家福中写下的是色彩斑斓的笑颜。快门一闪,人们的一颦一笑印刻在小小胶片上。改革开放30年,人们在这方寸上留下了时代的变迁,而在这30年后,连这记录光影的小小胶片都因技术的前进,而快要退出人们的视线。留下的,是30年变化的激荡,是人人铭记的奋发。
奢侈婚照是
黑白“四件套”
见证人:姚建中
上世纪70年代末的每天清晨,王府井南口有一处特殊的“景色”,几百人挤在中国照相馆的门前,人头攒动。这些人都是为同一件事——照相。
“每天200个号,得抢。”现任中国照相馆高级摄影师的姚建中,那时还只是刚工作的摄像师助理,从七八岁便开始出入照相馆的他,对人们的照相习惯有着深刻的记忆。
“一张双人全身照,一张双人半身照,再加上每人一张半身照,就是那个时候结婚照的全部。”即使是这样的四张黑白照片,也需要花费100多元,那可是很多普通人三四个月的工资。
除了稀缺,当时的结婚照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正襟危坐的姿势、严肃的表情、一身中山装,而在姚建中眼里,那时还有常人不太注意的特色,“所有女性的头花都在额头上面一点,因为那时人的发型单一,额头光光的,有个头花还可以遮挡一点。”
同样枯燥的,还有照相的背景。翻看那时的照片,人们背后映出的几乎都是灰色的墙壁。即便是照结婚照,也常常只是搬来一把椅子,就是全部布景了,更不要说什么戴首饰。新娘手中的一束百合,是那时结婚照最亮丽的装饰,“不过还是塑料的。”
“那时候还没有彩色照相,只有用手工上色的方法。”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记忆。照出的黑白照片,经过上色师傅的妙手涂抹,便成为一幅半图画半相片的作品,那时拥有一张上色的照片,对于很多人还是奢望,“价格要贵上好几倍,而且要一个多月才能拿到,拍一张这样的照片,你就得考虑后几个月怎么过的问题。”
顾客自带画册
要求照着拍
见证人:姚经才
情况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让越来越多的新事物进入中国,这其中也包括彩色胶卷和各种画册——上面印满国外的摄像作品,这让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照片还可以这样照。
“从那时开始,人们开始对照相有了要求。”这时候的姚建中,已成为独当一面的摄影师。很多顾客一进门就指着手中的画册,“我就要照着这个拍”,一时间成为了最为流行的照相“语言”。
蓝、白、灰再加上军绿便装的色彩年代一去不返,人们穿上了花衣服,卷发成为潮流,照相机忠实记录了这一切。
摄影大师姚经才,姚建中的父亲,同样在那时受到了一次新的洗礼。在国外和港澳地区游历后,他带回的摄影书籍和珍贵见闻,让中国照相馆员工真正地开阔了眼界。按照国外流行的式样,照相馆的摄影棚中置办了欧式家具,进行了新的室内豪华布景,珍珠项链等首饰也成为了照相的小道具。“塑料珍珠项链、玻璃宝石,其实现在看起来这些也很傻,但那时候是从来没有过的变革。”
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一个新鲜名词出现在照相馆,“背景合成”。那时的人们虽还很难走出国门,却开始可以憧憬能在国外留下自己的影像。于是照相馆也相应推出了新服务,站在“埃菲尔铁塔”、“富士山”的背景墙前留影,成为了人们的新风尚。
“来,看这里,茄子!”随着闪光灯的一闪,王进一家人欢乐的样子收进了数码相机,结婚60年纪念日的庆典正在这里进行,81岁的王老,早已是儿孙绕膝。
一家人都是深色中山装,大儿子头顶红星——那是一家人的荣耀,1976年,王进一家六口留下了改革前最后一张照片,不过照片却略显呆板,“那时候照相都是这个样子,其实穿了件花毛衣,但是包在外套里面,不敢让别人看见。”
“那时候真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人们的心气很高。”摩挲着家中的相册,王老不禁有些动情。改革开放春风吹来,让王进一家人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两个儿子都在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而年过半百的王进,同样热情四射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原来有台海鸥的老相机,但效果不好,直到九几年才开始在家里照。”1993年,银丝爬满头的王进终于停下了工作的脚步,过上了安享晚年的生活。也从那时起,家中的相机开始了一次次更新换代,而这时的全家福,与1976年的照片已有了天壤之别——人数从6个变成了15个,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西装、便装、运动装,孙女的衣服上更多了几行英文字。
“后来有了数码的,到现在已经换了四个了。”数码相机的出现,让家庭照相也进行了一次“革命”——王进的曾孙在照片里“站”上了云头,王进也站在了从未到过的白宫前——这都是数码合成的杰作,“我自己也学着用‘绘声绘影’做了好几张光盘。看看现在的照片,真是大变样了。”
记者手记
图像永远都是人们最鲜活的记忆,30年的变革,在照片中的变化尤为明显。甚至是那些亲历者,翻看照片都会产生不真实的感觉。恍若隔世,用在这里最为合适,30年伟大变革的进程,在相册中浓缩成一个个瞬间。
“看起来很傻”、“那时候可真土”,每一个看到当时照片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正如姚建中所说,30年所带来的最大变革,是人们的思想与理念,而非是设备或技术。他本人也说,现在已经不拍婚纱照了,因为岁数大了,脑子里没那么多时尚要素。正是这样的理念改变,催生了社会的发展,激发了人们追求先进的动力。
不过发展远没有结束,当再一个30年过后,我们还会翻看现在留下的影像,我想我们还会惊讶于变化的巨大,还会面对这些“过去式”露出笑容。
记者 吴楠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