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2008年的清明节,是中国假日调整后迎来的第一个“小长假”。 中新社发 富田 摄
|
4月4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2008年的清明节,是中国假日调整后迎来的第一个“小长假”。 中新社发 富田 摄
|
中新社南昌四月四日电 题:江西人清明节撒播“绿色思念”
作者 吴庆才 石阳
又逢清明时节,江西南昌的天空飘起了纷纷细雨,仿佛为了营造古诗中的意境。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年,越来越多的江西人用一束束鲜花取代了一叠叠纸钱,用一行行思念的话语取代了一阵阵喧嚣的鞭炮,江边撒花、网上祭奠等“绿色祭祀”方式正在成为人们撒播“绿色思念”的新潮流。
这两天,许多江西人纷纷用撒花的方式寄托对故人的思念。在赣水之滨,五十余位市民乘游轮到赣江江中心,把鲜花一瓣一瓣地洒入碧透的赣水中,微风卷起洒落的鲜花,缓缓地将鲜花带入游轮荡开的水波中,江面上漂浮着黄的、白的、红的鲜花,载着亲人的满腔思念,顺着江水缓缓流去。
住在赣江边的韩婆婆对赣江撒花的时尚祭祀方式十分感兴趣,以往她每年都要按照习俗,给祖先和亲人烧纸钱、放鞭炮,每年烟雾缭绕的清明祭祀让气管不好的韩婆婆很头疼。六十多岁的韩婆婆表示,以后要坚持这种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相信先人们也会喜欢。
记者前往许多公墓采访时发现,这里少了鞭炮的喧嚣,少了纸钱的灰屑,多了一束束鲜花的清香,一支支红烛的闪动,一曲曲哀乐的回荡。“文明祭祀,平安清明”正在逐渐由官方宣传口号变为民众自觉选择。
在江西南昌青山墓园的马路两旁,摆满了卖祭品的小摊位,小贩们不约而同地将各式鲜花都摆在摊位的最前面,前来买花的人群犹如潮涌,从马路一端望去让人误以为到了花草市场。
陈女士买了一大束白菊花前去祭奠亡父。她说:“这样很好,鞭炮太过热闹还容易引发火灾。买几束花或植棵树来祭祀不仅能表达儿女的心意还很环保,这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
不占一寸土地,跨越时空限制,在虚拟的世界里,一种更为环保的“网上祭奠”也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记者发现,这几天各大祭祀网站点击率成倍递增,十分火爆。许多人不再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地去墓地凭吊,而是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有网友认为,网络祭祀不仅可免去舟车劳顿之苦,避免引发火灾,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记录逝者的影、音、文字,甚至可以建立墓地、纪念堂、祠堂,未来可能成为国人祭祀的新潮流。
另一位网友说,无论是江边撒花、网络祭奠,还是去公墓扫墓,都是一种怀念,一份哀思,一份追忆,都是对传统的敬意,只要是环保的都应该得到大力提倡。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