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黄皮肤与传说中的骑士勋章,两者原本很难联系起来。昨天,在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新任意大利驻华大使Riccardo Sessa郑重授予了三名中国教授“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荣誉勋章,表彰他们为加强中意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这三名教授中,两名来自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被授予“意大利团结之星”司令头衔和勋章,而上海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副教授唐建民被授予骑士头衔和勋章。另一名获得骑士荣誉的是曾任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任商务领事的蒋春宝教授。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罗西诺告诉记者,司令勋章是最高等级的奖项,这是颁给非意大利公民的外国人最高的荣誉。虽然在经济上没有任何奖励,但这个勋章的意义非凡,因为它是意大利总统授予的,不是某个大学的奖项,是国家性的荣誉。
意大利驻华大使Riccardo Sessa在授勋仪式上发表了讲话:“这一时刻非常重要,意大利向这三名终身致力于意大利文化和语言推广的中国教授表达了尊敬。”当天参加授勋仪式的还有来自同济和其他学校学习意大利语的大学生,大使开玩笑地说:“你们选择这门语言需要勇气,因为使用它不能与世界上其他国度的人民进行交流,但选择这门语言最大的好处在于,你们可以轻松地参观世界上最美的国家,去世界上生产最好的汽车的国家,去拥有最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国家……”一大串排比把在座的所有人都逗乐了。
人物专访郑时龄:阴差阳错结缘意大利
早在多年前,作为中科院院士的郑时龄教授已经名声在外,国内外的荣誉拿了不少,但说起拿骑士勋章还是第一次。骑士勋章是国家性的荣誉,在郑院士受勋的“奖状”上还有意大利总统和外交部部长的签名。
郑院士曾于1984年到1986年在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任访问学者。有趣的是,出国前,他原本打算去的是德国,强化了一年德语后,最后他“阴差阳错”地拿到了意大利的出国名额。就是这份意外的缘分让他与意大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意大利那段时间,他几乎走遍了这个国度的每个城市,每到周末,他就与佛罗伦萨意中友好协会的“哥们”一起参加各类活动。
“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人对中国人的友好。”郑院士回忆说,1985年的一个冬天,他到那不勒斯大学去做讲座,跑到学校校门紧锁,原来学生罢课不准任何老师进入。但当守门的学生得知前来的是中国人,破例将大门打开,郑老师成了当天唯一授课的老师。
郑院士回国后,就一直致力于中意文化的交流。不少在意大利当地非常出名的教授经过他的引荐来到上海给学生授课。当年“一城九镇”之一的浦江镇的规划就是他的旧友格里戈蒂设计的。另外,有一个历史保护方面的专家拉蒂那教授,在去世前曾到过上海,为外滩源的保护出谋划策。与此同时,罗马大学建筑学院为了让中意学术交流更为便利,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外事办公室,并派研究生前往中国取经。
相关链接:“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勋章
1948年意大利政府设立“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勋章,用于表彰二战后为意大利重建工作作出特别贡献的意大利以及非意大利公民。
2001年意大利总统钱皮为这一勋章赋予了新的意义,钱皮总统提议将这一荣誉授予在加强意大利与世界各国在文化、经济和社会交往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
自2001年以来,很多人士先后获得了这一勋章。“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勋章成为意大利政府表彰加深意大利与世界各国友谊的人士的重要荣誉。(范彦萍、吴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