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基本确认魏家崖遗址为秦文公营建的都邑“汧渭之会”
中新网西安11月29日电 (记者 梅镱泷)记者29日从魏家崖考古队获悉,经过考古发掘基本可以确认魏家崖遗址就是秦文公营建的都邑“汧渭之会”。
魏家崖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千(汧)河与渭河交汇处的东夹角,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年代从龙山时期延续至汉代,其中又以春秋时期秦文化为主。
据史料记载:“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从秦文公四年营建到秦宪公二年迁都平阳,“汧渭之会”作为秦国都城近50年。“汧渭之会”作为秦人踏入关中营建的重要都城到底在何处,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成为千古之谜。
2014年,魏家崖村村民取土时发现一座春秋早期的墓葬,该墓陪葬铜器组合为鼎、簋、壶、盉,器形为秦式风格,引起考古专家关注。2021年西北大学教授梁云带队对遗址再次调查,在陈家崖村北、引渭渠南侧发现城墙遗迹。
自2022年,由西北大学牵头,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宝鸡市考古所、陈仓区博物馆五家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由梁云担任领队,对魏家崖遗址展开持续发掘工作。
三年期间,考古队在魏家崖遗址布设了11个发掘点,发现城址、城外围沟、墓葬、车马坑、夯土建筑基址、手工业废料坑等遗存。
据介绍,发现的城址为春秋早期城址,其平面呈西北—东南向的长方(条)形,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内普遍分布春秋时期文化层,城外不见文化层。在城址北墙以外500米处发现一道东西向的长度超过400米长围沟,年代属周—汉代,内有多层淤土,可能是分洪泄洪的沟渠。
墓葬在城内、外均有分布,共发掘西周墓葬36座、春秋秦墓26座、战国秦墓11座、汉代墓葬7座。其中,春秋秦墓均东西向,死者头向西,多有殉狗。小型墓的葬式多为屈肢,较大型墓多为直肢,或带壁龛,龛内殉人。已发掘未盗的铜器墓6座,包括五鼎墓4座,三鼎墓2座,年代均属春秋早期。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魏家崖考古队领队梁云表示,从遗址位置、面积、年代,城址、建筑基址、高等级秦贵族墓、大型车马坑、围沟,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遗存,以及往年的发现来看,基本可以确认魏家崖遗址就是秦都邑“汧渭之会”,这对探讨秦人东迁关中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6日 19:03:31
- 2025年01月16日 17:39:23
- 2025年01月16日 16:00:03
- 2025年01月16日 14:21:01
- 2025年01月16日 10:42:47
- 2025年01月16日 09:31:19
- 2025年01月16日 09:01:45
- 2025年01月15日 18:38:06
- 2025年01月15日 15:38:43
- 2025年01月15日 10: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