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的家”也温暖

分享到:

“临时的家”也温暖

2023年08月10日 10:2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8月3日晚上8点半,河北涿州市职教中心安置点的临时指挥部里,安置点负责人、该校党总支书记韩雪松正在安排工作,手机铃声不时响起。

  “新到了一批救援物资,数量比较多,咱们怎么安排?”

  “稍等,我马上过来。”结束通话,韩雪松叫上后勤保障组的几名同志,一起去协调救援物资的安放。

  回到临时指挥部,已是夜里11点。韩雪松放心不下:晚上会不会下雨?明天还会有多少受灾群众转移过来?大家的心理疏导工作做得怎么样?

  目前,涿州市职教中心安置了群众2100余人。“食宿安排、心理疏导、环境消杀、物资发放,哪一项都马虎不得。”韩雪松说。

  7月31日,雨已经下了两天,“水一直涨,淹了不少地方。”晚上,韩雪松接到紧急任务:市职教中心地势高、空间大,被定为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

  接到任务,韩雪松立即赶往学校,同时在工作群中通知学校党员干部迅速返岗,支援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书记,我马上到!”“算上我一个!”“我离得近,申请返岗!”……大家积极响应。当天晚上,所有未被洪水围困的党员均到岗,一些教职工得知情况后也加入安置点的工作中。

  雨一直下。当晚10点半,第一批群众从莲池村转移过来。韩雪松冒雨带着群众前往宿舍楼登记、搬行李,交代注意事项。随后,又陆续安置了转移过来的500余名群众。

  正值暑假,食堂没开,第二天群众的早餐怎么办?韩雪松第一时间跟涿州市商务局联系协调。涿州受灾严重,虽然好不容易联系到货源,但由于城区不少地方积水深,运不过来。韩雪松和同事们又分头紧急联系周边市县。最终,从高碑店市协调了充足的物资送来学校。

  工作人员忙得一夜未眠。面包、鸡蛋、牛奶……8月1日一大早,一份份“爱心早餐”送到了安置点的群众手中。

  协调、沟通、处理各类保障事项,一天200多个电话,韩雪松一刻都闲不下来。

  为尽可能让群众在“临时的家”过得安心,涿州市职教中心安置点成立了“安置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安置组”“后勤保障组”“环境整治组”5个小组,做好方方面面的保障工作。

  8月1日下午,来自莲池村的何大爷和儿子、儿媳3人转移到职教中心。何大爷的儿子半身不遂,一开始和多人住在一起,生活不方便。第二天,何大爷向学校教职工表达了难处。很快,学校协调好新宿舍,把何大爷一家转移到了新的住处。

  “感谢安置点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帮助,我感到很温暖。”何大爷说。

  56岁的李爱民去年腿部动过手术,但仍然主动请缨、投入工作;高春燕带上15岁的孩子一起返校,自己坚守岗位,孩子也当起志愿者……连日来,韩雪松和职教中心的党员干部始终奋战在一线,不畏难、不叫苦。“作为党员,越是危难时刻,越要冲锋在前。”韩雪松说。

  “临时的家”,也温暖。涿州市职教中心全体党员用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担当。

  (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人民网记者付兆飒参与采写)

【编辑:刘欢】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