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专家携手取得新成果:突破胆管癌新药研发面临的“瓶颈”

分享到:

中美专家携手取得新成果:突破胆管癌新药研发面临的“瓶颈”

2023年04月03日 1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美专家携手取得新成果:突破胆管癌新药研发面临的“瓶颈”
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中美专家研究成果。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四人民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4月3日电 (陈静 陈霞琼 肖鑫)记者3日获悉,中美两国医学专家合作研究取得新成果,有效突破了目前胆管癌新药研发所面临的“瓶颈”:缺少准确、快速评价体外模型。该成果不仅有利于胆管癌新药研发,同时可针对胆管癌患者,实现快速、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和匹配,以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据了解,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四人民医院脑研所刘琼研究员团队与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的合作,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的生物打印方法,创建了一系列3D胆管癌芯片。这些芯片很好模拟了天然胆管癌微环境与微结构。最新出版的组织与器官工程领域国际学术期刊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生物设计与制造》刊发了这项研究成果。

  刘琼介绍,3D生物打印技术可快速实现仿生微环境与微结构模拟,构建仿生器官芯片。这位专家解释,生物3D打印技术是将生物材料(生物墨水)按组织器官功能、仿生形态学,生物结构、细胞类型、特定微环境等要求,用“三维打印(3D打印)”的技术手段制造出的体外3D结构模型或3D生物功能结构体,其具有个性化特点。

  胆管癌因为高异质性、低生存率,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治疗药物。然而,现有的胆管癌药筛模型通常无效,这也是至今临床上未有针对胆管癌有效药物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2019年,刘琼联合Yu Shrike Zhang团队,基于3D生物打印,构建了仿生胆管癌芯片模型。他们将胆管细胞、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作为模型进行3D生物打印。

  据介绍,胆管癌是肝脏的原发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肝外胆管腔内,因此,胆管细胞、肝细胞和血管在解剖学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仿生胆管癌芯片模型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肝实质-血管-胆道系统的多细胞微环境和解剖微结构,可以用于筛选高效的抗肿瘤药物。

  刘琼介绍,在试验中,经过9天的培养,在胆管癌芯片模型中观察到胆管癌细胞的以局部增厚的方式过度生长,这意味着模型的微观结构和微环境有利于胆管癌细胞仿生生长和肿瘤增生。这位专家认为,未来,胆管癌芯片模型或将成为胆管癌研究和筛选治疗方法的合适工具。(完)

【编辑:李岩】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