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感染奥密克戎两种毒株!如何看待这个“首次发现”?

分享到:

同时感染奥密克戎两种毒株!如何看待这个“首次发现”?

2023年03月18日 1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韦香惠)中国疾控中心网站最新发布的周报显示,我国首次发现奥密克戎BA.5.2.48和BF.7.14亚型共同感染的病例。为何会出现共同感染的情况?是否会加剧病毒变异及传染风险?

  我国首现奥密克戎两个亚型共同感染病例

  3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发布最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2月14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采集并送检的样本中检测到奥密克戎毒株的共同感染。

  2022年12月23日,该患者报告食欲不佳,12月29日新冠感染检测呈阳性。2023年1月4日,患者出现寒战和发烧(体温38.9℃),并伴有咳嗽症状,住进云阳县中医医院但未明显好转,1月5日出院。1月6日,该患者住进重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从1月6日到2月12日,8次核酸检测呈阳性。

  研究人员于2023年1月28日和2月7日从患者身上采集上呼吸道样本,分别命名为YB20230158和YB20230202,这两个样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支,不同于奥密克戎亚变体BA.5.2.48和BF.7.14。突变位点分析显示,两个样本都含有奥密克戎亚变体BA.5.2.48和BF.7.14的特异性定义位点,患者同时感染了奥密克戎亚变体BA.5.2.48和BF.7.14。

  报告称,目前在重庆流行的主要新冠病毒变异株为BA.5.2.48(>90%),其次为BF.7.14(约3.8%)。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关于BA.5.2.48和BF.7.14共同感染的报告,特别是在重庆,BF.7.14比例相对较低。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周报

  共同感染或与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

  周报信息显示,在该病例中,患者是一名67岁的女性,被确认有恶性肿瘤病史,在过去6个月内接受过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其他治疗,但没有其他基础疾病、吸烟史或饮酒习惯,接种过两针新冠疫苗。

  报告称,她的家人和邻居在12月下旬被发现感染,这表明有潜在的接触。两次住院期间,她可能接触过其他感染新冠病毒的人。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向中新网介绍,共同感染的前提是接触过不同的毒株。目前全球有很多不同的变异株在流传,个人确实可能被不同变异株感染。

  他分析称,这个病人感染后持续阳性时间很长,有可能是有免疫缺陷,不能和其他人一样,在1到2周内清除病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认为,共同感染出现的概率极低,这种情况多与患者自身免疫力低有关。

  “两周内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他向中新网解释称,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当中,如淋巴瘤患者,两三个月可能都没有办法清除病毒,在这期间如果接触到其它毒株,就可能会发生共同感染。

资料图:医院重症医学科 安源 摄

  需加强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株

  在共同感染的扩散风险上,李侗曾认为,共同感染的患者把两种病毒同时传染给一个人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

  “体内两种病毒排出的时候不一定同时排出,且如果是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即使感染两种病毒,一周左右就能通过体内的免疫系统清除,不一定会持续传播下去。”他表示,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免疫屏障,大部分人感染之后的抵抗力还在。没有必要过度担忧共同感染会进一步扩散。

  李侗曾提到,接下来,研究人员需要持续关注的是病毒是否会在出现共同感染的患者身上进一步变异,或者重组产生一些新毒株。

  中疾控最新发布的周报中也提到,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株应作为识别合并感染和重组病例的重要策略加以推广。随着各种变种在一个地区共同传播的风险不断增加,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特别是对免疫缺陷的关键人群的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完)

【编辑:姜雨薇】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