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学历“围城”如何打破?

分享到:

(两会观察)学历“围城”如何打破?

2023年03月11日 1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袁秀月 郑子颜)最近,“孔乙己文学”在网上走红。很多大学生以鲁迅小说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自比,将学历比作“孔乙己的长衫”,意指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成为放不下的身段、下不来的高台。

3月1日,2023年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的首场线下招聘会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举办,北京能源集团、北京城建集团、首钢集团、小米集团等75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650个。图为学生在查看招聘信息。<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易海菲 摄
资料图:图为学生在查看招聘信息。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与此同时,很多职业教育毕业生求职时面临学历门槛,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成为很多人的切实困扰。

  一边是“体面工作”的包袱,一边是“学历歧视”的壁垒,学历“围城”如何打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这一话题给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虹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在认清就业形势的同时,眼光不能局限于“那些大家认为好的职业”,也不要把区域锁定在大城市。

  “职业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的差异。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哪个赛道上奔跑都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你要往前跑。”王虹说。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也建议,大学生要转变观念。

  马怀德表示,一方面要怀有一颗平实之心,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从最基本的工作、最基础的环境做起,这是职业道路的起点,可以为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他看来,在起点上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将收获长期受用的宝贵财富。

  近期,“985高校毕业生裸辞大公司转行宠物美容”“24岁女孩大学毕业养猪”等新闻引起热议。针对就业选择,当事人回应称“靠手艺吃饭感觉很开心”“养猪挺有意思”。不少网友也给出积极评价:工作开心、凭努力赚钱,没什么不好。

  年轻人转变观念的同时,代表委员建议社会也要改变对部分岗位社会地位的认知偏差,重新定义和理解什么是一份好工作。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着“重普轻职”的观念,认为“只有差生才会读技校”。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发展,他们看的不是眼前,而是职业的续航能力。”全国人大代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杨登辉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目前,相比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和发展通道。

  针对“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厂”现象,杨登辉认为,这实际上是大家的误区,当前很多企业都已完成产业升级,对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受到欢迎。

  如何破除“重学历、轻技能”观念?杨登辉建议提升技能人才待遇,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技能、重视技工的良好氛围。他还建议设立国家“技工节”,增设技能人才类国家级奖项,定期开展表彰奖励,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才是现代化职业教育该有的氛围。”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不得随意拔高用人学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切实履行好自查自纠和监督职能,在用人上不唯学历、不拔高学历,不得设置对同等职业教育学历的歧视性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从事职业教育二十余年,她在从教实践中发现,许多孩子完全有可能通过职业教育走向外面的世界,在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还有余力汲取更多文化知识。

  马丹建议,建立统一职教专业目录、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打通职业教育升学深造渠道,让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方面与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完)

【编辑:李季】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