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花木书记”的共富秘籍:特色产业让乡村“百花齐放”

分享到:

(两会声音)“花木书记”的共富秘籍:特色产业让乡村“百花齐放”

2023年02月23日 1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两会声音)“花木书记”的共富秘籍:特色产业让乡村“百花齐放”
刘建明接受中新社采访 周健 摄

  中新网绍兴2月23日电 (邵燕飞 项菁)二月,春兰绽放。走进“花木之乡”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兰农喜丰收,花香沁人心。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刘建明忙着走访农户、倾听民意,希望将本村特色产业实践转化为可借鉴、可推广经验。

  棠棣村地处兰渚山脉,95%劳动力从事花木生产与经营,95%收入源于花木产业。依靠特色产业,2022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

  “农民要共富,乡村必振兴。”刘建明近日受访时说,棠棣村从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一个环境美、人心齐、经济富的中国式现代化小乡村,得益于国家好政策,也是我们找准了乡村振兴的抓手。

  在刘建明看来,这个“抓手”便是花木产业。

棠棣村兰花数字工厂 项菁 摄
棠棣村兰花数字工厂 项菁 摄

  刘建明是该村致富的带头人。深耕花木产业40余年的他,不仅带领村民外出拓展苗木基地和市场,还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花木专业村发展模式,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

  为持续振兴乡村,2022年,棠棣村以“花满棠”强村公司为载体,建立了浙江省首个红色共富研学基地,共吸引8万人次研学旅游,同时还创新“花香漓渚”党建联建,由点及面将“共富效应”辐射到周边村庄。

  在一线长期实践中,刘建明越发感觉到,稳定特色的产业才能让乡村持久振兴。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放眼全国各地,乡村产业各有千秋。但刘建明注意到,当前乡村产业基础薄弱、活力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等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棠棣村研学游基地 项菁 摄
棠棣村研学游基地 项菁 摄

  他认为,要加大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政策扶持、金融支持,让资源向乡村特色产业倾斜。

  “有位蝴蝶兰种植大户想要扩大种植规模,在我们村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种植基地。但最后苦于没有设施农业用地、没有资金,这个项目只能搁置。”刘建明直言,这是该村发展产业时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样的发展困境,在不同的村子都有出现”。

  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鼓励、引导农民通过股份制合作的方式把土地等生产要素及时转化为相应的股权,并确保农民获取资产收益的安全性、稳定性;对涉农企业贷款给予利率优惠,加大贷款贴息支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拓源。

  在乡村振兴“大实践”中,刘建明也关注到“资本下乡”问题。

棠棣村一影 项菁 摄
棠棣村一影 项菁 摄

  “资本下乡是趋势,但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出现资本过度逐利,损害农民合法权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刘建明认为,政府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乡村产业,研究、支持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对接乡村产业。

  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刘建明一直在履职中为乡村振兴发声发力。他提出的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加大农村引进新型农业人才扶持力度、建设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等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他最关注的依然是乡村振兴话题。他准备了《关于加大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提出要以特色产业拓宽乡村致富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名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一直以来,我就是想着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农村集体经济富起来,让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刘建明说。(完)

【编辑:田博群】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