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浙江文旅观察:博物馆里过大年为什么成新年俗?
中新网杭州1月29日电 题:(新春走基层)浙江文旅观察:博物馆里过大年为什么成新年俗?
记者 童笑雨
这个春节,不光景区人山人海,博物馆也不遑多让。
据统计,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六,浙江自然博物院共迎客9.2万人次,想去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过年得拼手速,良渚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也是热门打卡点。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表示,春节期间,进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基本都是每天预约人数的上限。他列了一个数据:今年春节该馆参观人数为85721人次,去年同期是10853人次。
“诗与远方”暌违三年,越来越多人选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春节假期,为何那么多人的目的地是博物馆?博物馆过大年为何成新年俗?
在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看来,这反映了民众节日休闲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他们已经从原来的看山看水看风景,转向深度的文化体验游,博物馆也日益成为民众文化生活必需品。
记者观察到,去博物馆里过年,并非今年的专属。在2018年的报道中,就有媒体提到,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春节假期给博物馆留“一席之地”。
5年过去,来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这与博物馆越来越时尚、越来越年轻有关。用严洪明的话来说,如今的博物馆是一位“三好”学生:好看、好玩、好奇。
以前逛博物馆,看的是展柜里的藏品,是静止的。但在浙江自然博物院,VR、3D体验屡见不鲜。扫一扫展示牌上的VR体验二维码,眼前的恐龙骨架在屏幕上“复活”。
以前逛博物馆,人们的身份是观众、游客,但如今是文化体验者。
如新晋网红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春节假期设计了4场社教活动和1场美学展览;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1200余位访客化身良渚匠人,体验丰富多彩的良渚手工艺。
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文化场所,也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艺术的地方。与看风景的景区相比,博物馆显然更能给予人们参与式的文旅体验,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人们从“走进”博物馆,转向“走近”博物馆,是一个好现象,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与火热并行的风险。
前几天,“游客打架致三星堆文物翻倒”的新闻引发热议,从中就折射出“文博热”下博物馆的管理问题。也有网友吐槽,春节去西安看兵马俑,只见人头不见俑。
可以看到,当观众蜂拥而至时,博物馆需在人流、引导、服务等方面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否则会严重损害博物馆的声誉和形象。
陈水华表示,春节期间,该馆加强了展厅安全管控与人员引导,适度增加了观众进出馆通道数量,简化了入馆流程。
记者认为,博物馆还可灵活调整开馆时间,缓解高峰期的人流密度,如根据客流情况延长开馆时间。浙江自然博物院就推出24小时博物馆,让游客有充足的时间在假期享受文化大餐。
严洪明表示,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于将博物馆做“活”,在于加强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学术研究才是博物馆核心竞争力。
如今很多博物馆只是“文物说明书”。博物馆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做”,并用当下的语境来解读,让观众看懂,而非简单的文物展示。
在记者看来,无论何种方式,博物馆的一切服务都要从人性化出发。以前是推出各类展览满足观众的新期待,现在是提高他们的参观体验。如果这些都能做好,相信人们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完)
- 专题:2023年新春走基层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1日 20:28:07
- 2024年11月21日 16:37:12
- 2024年11月21日 16:25:57
- 2024年11月21日 15:52:13
- 2024年11月21日 09:58:08
- 2024年11月21日 09:48:12
- 2024年11月21日 09:19:50
- 2024年11月21日 08:13:46
- 2024年11月21日 07:26:09
- 2024年11月20日 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