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海关人:扎根敦煌大漠边关,用行动诠释使命
中新网兰州1月26日电 (刘潇)26日是第40个国际海关日。在开关3年多的敦煌机场海关,有一群“90后”海关人,矢志扎根大漠边关,用行动诠释海关的职责与使命。
提升口岸核心能力,筑牢国门“第一道防线”
对敦煌来说,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口岸通道经济,当务之急是通过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以下简称“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验收。
1991年出生的支婷婷,是敦煌机场海关旅检科科长,也是兰州海关里最年轻的一位科长。她举例说,如果一位患有检疫传染病的旅客到中国旅游,她不仅要及时发现该名传染病患者,还要做好对他的隔离、诊疗、消毒等。
“这也只是口岸核心能力的一小部分。”支婷婷说,由此可见,它是一项覆盖面广、工作难度大、涉及部门多的系统工程。
去年,敦煌机场海关口岸核心能力预验收的工作由支婷婷牵头完成。“新建卫生检疫负压功能区,更新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检测能力,与多部门建立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口岸传染病排查和检测能力。”她说,这些工作一项项整理下来,仅材料就有32万余字,800多页。
最终,敦煌航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成功通过甘肃省级预验收。收到这个消息的当天,支婷婷终于踏实睡了一觉。
支婷婷表示,今年她将继续完善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工作,为敦煌国际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口岸通关环境。
量身服务涉外展览,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保护和弘扬
2022年8月,由敦煌研究院、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主办的《灿烂记忆: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犍陀罗—东方文明古国冶金术展》在敦煌莫高窟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开展。
“展览文物在运输、仓储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环境要求极高,对通关时效、服务保障也要求较高。”敦煌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科“90后”关员曹美琳说,刚开始接到任务时,她非常焦虑。
在详细了解展览整体情况、全面掌握文物暂时进出境监管要求后,曹美琳积极与口岸等多个单位取得联系。针对物流运输、免税担保、监管查验等方面的问题,她拟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与同事们一起开展桌面推演。
最终,曹美琳团队把原有100小时左右的通关监管时间压缩至5个小时左右。从地中海沿岸,到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金属类文物221组件、丝路钱币33枚,在海关助力下,顺利到达敦煌研究院,助力此次展览如期举办。
近年来,敦煌机场海关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共监管敦煌研究院涉外展览5次,暂时进境文物748件,货值6.42亿元人民币。
让“短腿”水果开启“长途”旅程
除了延续千年的敦煌文化,敦煌还有甜蜜可口的水果。敦煌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科“90后”关员陈颖笑着说,三年前,有一位即将离开敦煌的香港旅客行李箱里装满了敦煌的哈密瓜、红枣与葡萄,这个场景让她记了3年。
敦煌具备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敦煌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加之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成为瓜果的“乐园”。
但是,皮薄汁多的水果大多存在周期短、贮存难、运输难的缺陷,加之敦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运输不便,极易形成“短腿”困境。如何让敦煌水果“走出去”,走上国际友人的餐桌,成为陈颖时常思考的问题。
陈颖带领同事们多次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指导企业拓展市场、培育品牌。
“感谢敦煌机场海关的工作人员,去年敦煌干红枣出口量实现了翻倍。”敦煌市敦垦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呼旭说,今年,打算让更多敦煌水果走出国门。
到目前,敦煌机场海关助力企业出口甜瓜、鲜葡萄、红枣401批次,共计10953吨,出口“朋友圈”拓展至21个国家和地区。“农民的钱袋子鼓了,我们海关人的信心也足了。”陈颖说。
敦煌市位于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第一枢纽”,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经贸往来中,发挥着重要的商埠枢纽作用。
敦煌机场海关表示,未来将助力口岸进一步扩大开放,带动敦煌旅游服务贸易业态多元化发展,促进特色出口产品规模化发展,在服务地方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海关作为、贡献海关力量。(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4日 20:18:26
- 2024年11月24日 19:38:44
- 2024年11月24日 17:47:03
- 2024年11月24日 17:15:17
- 2024年11月24日 16:06:07
- 2024年11月24日 15:50:47
- 2024年11月24日 14:46:57
- 2024年11月24日 14:28:16
- 2024年11月24日 13:27:44
- 2024年11月24日 12: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