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古稀老人创作葫芦烙画二十余载:冀艺术得到更好传承
中新网南昌11月9日电 题:南昌古稀老人创作葫芦烙画二十余载:冀艺术得到更好传承
作者 徐梦文
勾画、描图、烙画、打蜡……居住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高新社区的73岁民间艺人刘振一手持葫芦、一手拿电烙笔,没过多久,葫芦上一个福兔便呼之欲出,灵动十足。
葫芦烙画,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葫芦谐音“福禄”,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烙画饱含着浓浓的“福禄文化”内涵,承载着传统民间工艺技艺的文化。
中新网记者近日走进刘振家中,茶几上、电视柜上、书桌上摆放了百余件各式各样经过精雕细琢的葫芦手工艺品,最小的精致盈掌、最大的有小半人高,这些葫芦或被做成小挂件、或被做成桌面摆件。
谈及与葫芦烙画结缘,刘振回忆说,1998年,其在景德镇游玩时,被葫芦烙画吸引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有较好美术功底的他便开始尝试创作葫芦烙画。
不幸的是,2003年的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刘振脊髓损伤,造成腿部残疾,一度意志消沉的他开始研读各种藏书、钻研烙画技艺。
“把绘画、烙画艺术巧妙构思于葫芦上,可以增加葫芦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刘振说,创作葫芦烙画,挑选合适的葫芦很重要,“一般挑选颜色较浅的葫芦来作画,还要讲究依形造景,细长的葫芦适合雕刻人物,短粗的适合画动物。”
葫芦烙画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对手艺人有极高的要求,创作时要注意把控火候、力度和速度。“烙画笔在葫芦上停留时间稍久一点,就会烫出一个洞,时间太短,又烙画不上去。”刘振表示,烙葫芦要根据线条转换笔头,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
刘振告诉记者,刚开始,他创作时经常把控不好出现颜色过深或过浅的现象,浪费了不少葫芦。“后来我每次先用铅笔在葫芦上打底稿、勾勒出图案的轮廓,然后再用自己改良过的电烙笔往葫芦上烙画,这样烙画出来的葫芦线条更流畅,整体画面也更美观。”
刘振的作品以山水、花鸟、十二生肖、百福字等题材为主,其中,在疫情期间创作的《八骏图》是他的得意作品之一。近年来,在江西省、南昌市的残疾人文化艺术比赛中,刘振的作品斩获多项荣誉。现在,也有不少残障人士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采访中,耐心和细心是刘振说得比较多的两个词。他说,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再加上烙画葫芦的市场价值不高,所以能坚持学习烙画葫芦的人比较少,“希望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努力,让葫芦烙画这项民间艺术更好传承下去。”(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8日 20:45:31
- 2024年12月28日 20:17:51
- 2024年12月28日 19:32:28
- 2024年12月28日 17:18:40
- 2024年12月28日 16:11:04
- 2024年12月28日 15:09:06
- 2024年12月28日 15:07:36
- 2024年12月28日 14:52:59
- 2024年12月28日 10:53:09
- 2024年12月27日 18: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