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村镇产业兴 幸福滋味浓

分享到:

江苏宜兴:村镇产业兴 幸福滋味浓

2022年08月12日 16:39 来源:光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走进县城看发展】

  沿陶都路一路向南,宽广坦途直通“陶都明珠”——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放眼望去,紫砂店招琳琅满目,紫砂壶、紫砂陶刻、紫砂壁画、紫砂雕塑……全镇有10多万人从事紫砂及其附属产业。丁蜀,因紫砂而闻名,因紫砂而兴旺。

  “我们村原有4000多人,这些年,村里大力发展紫砂雕塑产业,吸引了8000多名外地人来安家落户。眼下,全村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1200万元。”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丁蜀镇任墅村党总支书记俞小军难掩骄傲。

  绵延文脉穿越千年,滋养着这片土地,淬炼出“崇文厚德 和谐奋发”的宜兴精神,缔造出全国百强县前十的经济传奇。宜兴不仅有“教授之乡”“陶都”等美誉,还被称作“中国电缆城”“环保之乡”,是新兴产业的聚集地。

  不只是丁蜀,在宜兴,几乎每一个村镇都有一个拳头产业。种养殖户抱团,手工业者联盟,一、二、三产业融合……勤劳聪慧的宜兴人民,蹚出一条条致富之路,演绎着共同富裕的动人图景。

  位于宜兴城北的万石镇,是我国最大的石材集散批发中心。尽管当地并不产石,却吸引来全国各地1000多家石材经销商在此常年驻场经营,带动全镇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商业发达,土地不丢,近年来,“万石水芹”美名远扬。走进万石镇后洪村,尽管烈日炎炎,水芹田里依然郁郁葱葱。在江南人家,水芹是身边的美味。

  “别看天这么热,我们的新品种可不怕,这块地早上刚割完一茬。”后洪村水芹种植“土专家”谢玉西如数家珍,“原本,水芹是在冬天生长,这些年,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实现了一年四季种水芹,不仅产量持续增加,随着水芹品质的提高,价格也连年走高。”

  今年年初,后洪村又有500多亩土地被休整一新,种上了茭白等水生蔬菜,迎来了无锡惠山、宣城郎溪等地的10多位种植户。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外地种植户带着种植技术和种苗回到家乡。

  “现在,我们村的水芹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年产值超过1.2亿元。”后洪村党总支书记沈洁介绍,“眼下,还有12个水生蔬菜新品种在村里进行试验,发展大棚种植、无土栽培、机械化收割等新技术也在我们的计划之中。”

  村镇有产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决定回家。坐在电脑前,丁蜀镇任墅村村民刘畅轻点鼠标,向记者全面展示着他的紫砂茶宠建模作品。1996年出生的他,运用计算机制图软件,能灵活绘制各种三维图样、精准调整器型角度。

  “我用电脑进行3D建模,不仅能帮助厂商矫正已有模具不对称等瑕疵,还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器型。”自小耳濡目染,刘畅对紫砂茶宠生产流程极为熟悉,“建模完成后,通过3D打印机,我们就能打印出一个完美的模具,既为手工制陶提供参考,还能帮助厂商轻松实现量产。”

  去年,90后宗佳一也选择回到家乡。在徐舍镇美栖村,他熟练地驾驶起游览车,向记者展示着村中美景。远眺,只见青砖、灰瓦、白墙,勾勒出秀丽的江南乡居,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连片玫瑰丛丛环绕,间或有花香扑鼻;近观,彩虹步道上,游人如织,木质秋千上,孩子的笑声如银铃般回荡。“如今有了钱,村里真是大变样。”宗佳一感慨道。

  江南多花,江南人爱花。能不能把一朵小花发展成乡村大产业?2018年,美栖村党总支书记宗华东在深入调研后,从云南引进了墨红食用玫瑰,组织200多名村民参与种植玫瑰花苗。

  “第一年试种了55亩,产量和芳香度都不错。现在,我们的玫瑰花种植规模已经达到1000亩,吸引了大批游客往来游玩。”宗华东兴奋地介绍,“土地流转费用加上花卉种植工费,平均每个村民的年收入至少可以增加2.5万元。”

  乡村旅游产业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玫瑰产业链正在勾勒。现烤鲜花饼、玫瑰花苞水、玫瑰红茶、玫瑰酱、玫瑰超微粉……指着展架上琳琅满目的玫瑰产品,宗佳一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要让玫瑰花走出美栖,走向全国。”

  截至目前,“三山二水五分田”的自然格局下,宜兴因地制宜,已形成太湖渎区、宜南丘陵、北部平原、中部圩区各有侧重、各展所长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市“一村一品”特色村多达百余个,其中,还有6个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1年,宜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6000元,今年还有望突破4万元。

  (本报记者 刘已粲 苏 雁)

【编辑:房家梁】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