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来新机遇

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来新机遇

2022年07月12日 14:26 来源:人民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来新机遇(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至此,我国已设立并揭牌运行一北、一南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规划总面积319公顷,现建有38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在迁地保护方面已涵盖华南地区各植物类型。

  从羊城高空俯瞰,天河龙洞、火炉山边,4朵“木棉花”静静地开在闹市边,这就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研究和保护机构之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奇花异果到沙漠植物景观,都能在这里看到。7月11日,随着新的牌匾挂上,这个在广东人气颇高的“打卡地”有了新名字——华南国家植物园。

  多方合作,稳妥有序推进建设任务

  6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

  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强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的业务指导,会同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建立协调机制,统筹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中科院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稳妥有序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其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1929年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创建。华南植物园长期立足华南,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学传播和资源利用。

  华南国家植物园规划总面积319公顷,现建有38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7168个分类群,在迁地保护方面已涵盖华南地区各植物类型;拥有3个研究中心、1座植物标本馆、2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和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据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统筹优化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科研区以科学研究和资源研发为主;专类展示区以收集保护、园林文化和园艺技术展示、科普教育为主,具有“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底蕴”,突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岭南园林特色;技术推广平台以筛选经济植物推广应用为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会参与全球和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约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中95%的种类将在园内得到迁地保育。”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

  进行人工繁育,建立迁地保育技术体系

  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

  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可以发现每种植物都会有一个牌示。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宁祖林介绍,植物进入植物园后,园区会给它们建立档案,对其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合适的管理。怀集报春苣苔便是其中“一员”。

  怀集报春苣苔最先由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康明于2012年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一处喀斯特洞穴中发现,首次被发现时仅有约200株。此后,康明团队每年都会去发现地查看,他们发现种群的个体数量越来越少,到了2021年,该物种野外个体仅存几株,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为了加强对怀集报春苣苔的保护,华南植物园加强了野外种群调查和引种收集,如今已经实现人工繁育并建立起迁地保育技术体系,可在较短时间内繁育出大量优质种苗,为该物种的引种回归研究和种群恢复提供了保障。

  在华南植物园工作人员的多年努力下,像怀集报春苣苔这样走向种群恢复的植物并不在少数。据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现有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37种。植物园还进行了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研究与示范,成功实现了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此外,园区内的植物标本馆,馆藏量现已超过115万份,涵盖物种4.9万多个。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建设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利用实验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引进并培养人才,提升植物科学研究能力水平;建设自然教育馆、国家自然教育与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等,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国际一流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区,以及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管理运行机制。

  “在建设更高层次植物园平台的基础上,可以把优异的种质资源保护起来,建立种子基地和基因库。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保育珍稀濒危物种多年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徐大平说。

  开展科普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接下来,我们计划让园区变得更美,园区面积开放得更大,现有未开放的区域也将进一步开放。”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说,去年华南植物园游客达到165万人次,未来植物园的目标游客群不仅是广州本地的游客,还有省内其他地区的游客,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地区的游客。

  华南植物园历来重视科普教育理论和方法研究,注重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这里不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是国家和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年开设“琪林科学讲坛”以及“博物四季”“自然课堂”“押花艺术”“自然观察”“植物科学”“自然笔记”六大系列自然教育课程,并举办各类科普培训、大型科普活动与主题花展。

  “目前我们还在策划景区植物和文化的融合项目以及夜间项目、面向更多受众的科普教育营地等,希望可以服务更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任海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要依靠专业的研究人员,还要让大众树立保护意识。因此,必须让科研成果和植物展示走出植物园大门,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努力将生态文明思想根植市民心中。

  任海表示,广州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常年温暖多雨、光热充足,这些都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广州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核心分布区;但同时,广州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受威胁的陆地地区之一,因此,保护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既必要又紧迫。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广州已建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89处,总面积约11万公顷。“华南植物园在这里的生根、发展,是广州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日益凸显的缩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敏说。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小川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设立,不仅会将广州的名片擦得更亮,还会为华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更多机遇。

【编辑:苏亦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