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选择“慢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实现志向之前先“独立”成长

选择“慢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实现志向之前先“独立”成长

2022年06月28日 10:23 来源:大众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又到一年求职季②:选择“慢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实现志向之前先“独立”成长

  与“70后”“80后”不同,“90后”和“00后”大学生群体对于生活有更多想法,对于那些已经想好要步入职场的人来说,更理智的选择显然是“别管好不好,先找到再说。”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选择毕业后酌情调整人生规划,逐步完善职业目标。于是,出国留学、慢就业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在他们看来,“慢”不是目的,在“慢”的过程中,认清自己内心的想法,加快自己独立的步伐,找准属于自己的“赛道”才是关键。

  即便曾经远走高飞,到头来还是得回国求职

  走出国门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2019年11月,刘然只身来到瑞典,成为了一名留学生。“我是2018年毕业的,本科读的学校一般。因为我爸妈都是在当地的烟草专卖局工作,所以刚毕业那年,我凭借着应届生的身份参加了烟草局的招聘考试,遗憾的是没有考上。后来,听说周围的朋友有去国外留学的,所以我就跟爸妈商量了一下,说不定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两年多的求学生涯转瞬即逝,不久前,刘然刚刚拿到了自己的毕业证书。“这里的一个学期是按半年来算,包括三个阶段的课程,两个月修完两门课或者一门课。具体的课程内容是自己选,毕业之前完成学分就行。说实话,我高看自己了,好像没提高多少,刚开始一直在适应英文教学,之后又是半玩半学的状态。”

  虽然学习的是自己此前就接触过的无线通讯专业,但看到自己的成绩单,刘然心里还是没有底。“刚开始来到隆德大学的时候,想着有机会的话或许可以留下来。现在看来,确实不太现实。一是自己能力太差,二是受疫情影响,回国越来越不方便,家人不太放心。最重要的是,目前的生活成本自己还无法承担。”说罢,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这趟留学花了家里好几十万,就光说机票,2020年回国往返才3200元,后来受疫情影响,最贵的时候直飞单程就要16000元。”不愿意继续“啃老”的他,把曾经“遥远”的志向又带回了国内。

  不得已拖延就业,期待考研能改变命运

  不是每个人都有家庭作为强大的后盾,张然心里比谁都清楚。

  考研,是麻痹自己的借口,宽慰父母的理由,更是人生的另一条出路。“一个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却不想当老师,去找别的工作,专业又不符合。只能选择考研,去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202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后,张然一直在天津备考。“我想报考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因为不是应届生,每次考试还必须回到我的户籍所在地,也就是郑州。”2021年的那次考试,已经是她的第二次尝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我以为自己准备得很充分了,没想到分数线那么高。”

  将近一年的生活里,林鸣的生活一点一线,一成不变。每天六点准时起来背英语,然后复习政治到中午。点外卖,吃饭,午休,接着是两门专业课的网课,晚上做一套模拟题。有时不饿就不吃饭,也没有人知道。“不想回家是因为害怕在父母身边,说实话,他们想让我在家里找份教师的工作,平平淡淡就好。但我不愿意在一个小地方待一辈子,我要出来闯荡,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对张然来说,考研是能够改变命运的一件事情,也是一种“逃离”的方式。

  实现志向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外生活不比在家里,吃穿住行都要花钱,为了不向家里妥协,张然开始在朋友圈做代购。“虽然赚的不多,但是我几乎不出门,也没什么大的花销,足够了。”最让她头疼的,是租房。“先是从宿舍搬到了大学城附近的房子,然后又搬到河西区,房价实在太高了。现在又搬到了津南区,虽然离市区很远,但是便宜,2000多块钱一个月,我跟合租的室友平分。”没有社交,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她说,下一次出远门,应该就是自己回家考试。

  近年来,一些地方事业单位招聘规定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70%,国有企业新增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50%。在张然看来,越往后拖,考研的难度就越高,阻力就越大。“但我不后悔,前几天,我找了一份临时的工作,到幼儿园里代课,自给自足没问题。好在离家近,这样还能抽出时间看书。今年能不能上岸不知道,再拼一回吧。”

  发稿前,即将回国的刘然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已经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希望可以早日实现独立。”

  (应受访者要求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子骄 济南报道

【编辑:房家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