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可考公务员,以公平打开职教广阔未来
高职生可考公务员,以公平打开职教广阔未来
■ 社论
更多大门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敞开,职业教育的价值才能最大限度释放。
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考公务员了。6月6日,北京市发布《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要把北京市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纳入公务员招考范围,并在公务员招考和企事业单位招聘中因岗设职,鼓励公平竞争。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
从职业教育层面看,北京此举有利于打破职业教育就业歧视,为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从更高维度而言,这也是首都为未来厚植人才沃土,蓄积发展动能。
从《方案》内容看,从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到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发展,从优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结构到打通高技能人才职称评价,十条具体举措颇具针对性。其中,高职毕业生可考公务员,于“体制内”而言,拓宽了选才渠道,契合北京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于广大高职毕业生而言,不仅多了个就业“门路”,更体现为一种对其身份的认同。
事实上,近年来,中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已与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相当。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以2021年为例,高职学校招生557万人,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招生489万人,加起来也有千万余技能技术人才。
但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面相对狭窄。需求端就业市场的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无疑极大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求职积极性,甚至影响到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北京此次《方案》的出台,释放出一种信号,职业院校毕业生不是只能进入企业、工厂,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既能到清华大学任教,也能在公务员岗位上有所作为。这对于职业教育,并非要落入学而优则仕的窠臼,而是敞开更多大门,让其本身的价值最大限度释放。
而置于首都功能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考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从而达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北京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无疑也是具有前瞻性的布局。
比如《方案》提出,优先发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养老服务、学前教育、护理和托育等人才紧缺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不符合首都产业发展方向的相关专业。这是为未来首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画像,也是在蓄积更多高素质人才资源。
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耦合联动,《方案》加大了“人才共享”步伐,明确提出,人才紧缺专业可面向京外地区,特别是津冀地区适当扩大招生计划,切实增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
这无疑将在更大范围内,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人才共享”也能更好为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在我国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就业前景必然更广阔。北京于此大趋势之下,因势而谋,提前开路布局。而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和相关行业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为职业教育及更多技能型人才开拓更大发展空间,理应成为各界共识,如此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9:28:23
- 2024年12月22日 18:26:01
- 2024年12月22日 17:05:36
- 2024年12月22日 16:58:29
- 2024年12月22日 16:51:33
- 2024年12月22日 13:38:29
- 2024年12月22日 12:19:32
- 2024年12月22日 10:11:46
- 2024年12月22日 09:21:13
- 2024年12月22日 09: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