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揭秘背后的“南航智慧”
中新网南京6月5日电 (冯蕾 徐珊珊)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任务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校友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航空学院余莉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降落伞气动减速技术研究,创新发展了透气性伞衣气动性能数值模拟技术、折叠织物新型建模方法等,这些研究为神舟飞船降落伞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为神舟十二、十三号载人飞船伞衣材料更改提供了关键数据,并应用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降落伞系统。
航天员出舱背后凝结了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应中国航天员中心、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委托,机电学院副教授张得礼领衔课题组,参与研制“水下机械臂及其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逼真地模拟了空间站出舱活动的机械臂转运以及定点作业支持工况,是出舱活动任务工程实验验证和航天员训练的重要保障。
在航天飞行过程中面临失重、亚磁场、噪声、辐射等特殊环境,航天员的健康状态对于航天任务的完成有较大的影响。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丰俊东领衔的核技术与航天医学工程课题组,聚焦航天特因环境,服务航天员健康。
飞船返回舱再入大气层阶段与着陆阶段面临高温烧蚀和冲击等特殊服役环境,对相关结构设计与制造提出了严苛需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占小红领衔的激光焊接与精准再制造团队,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相关单位承担了航天领域重点专项,突破了飞船返回舱相关结构件的材料与制造工艺技术难题,实现了返回舱防隔热、耐冲击轻质结构的精准、快速制造。
航天学院教授魏志勇领衔的“空间辐射环境探测及效应”课题组面向空间站等长期载人航天任务,开展航天员的辐射剂量及损伤研究,从外辐射场、内辐射场、损伤剂量等角度评估航天员的辐射风险,并提出防护措施,对航天员在轨工作的辐射安全保障提供支撑。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与空间站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为了减少对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撞击,对接机构内部采用了电磁阻尼器消耗对接能量,航天学院副教授王小涛团队研发了一套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测试空间环境下电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测试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到包括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内的多个神舟系列飞船任务中。(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03日 09:53:39
- 2025年01月03日 09:50:11
- 2025年01月03日 09:47:07
- 2025年01月03日 09:23:40
- 2025年01月03日 09:17:07
- 2025年01月03日 08:57:02
- 2025年01月03日 08:54:16
- 2025年01月03日 08:28:40
- 2025年01月03日 08:19:20
- 2025年01月02日 15: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