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先人不拘形式 云祭扫成新风尚
忆先人不拘形式 云祭扫成新风尚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陈力嘉
近日,民政部召开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各地要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创新祭扫服务载体,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据《法治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出台了清明祭扫新规和倡议书,积极倡导异地工作人员非必要不返乡、不跨区域祭扫,其中至少15个城市全面暂停了殡仪馆、公墓等线下祭扫活动。
在此背景下,网络祭奠成为人们在清明节期间首选的祭奠方式。
“传统祭拜活动容易造成人群扎堆聚集,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同时祭拜使用明火,也容易造成山火肆虐,给基层治理工作造成很大负担。网络祭奠方式不仅有助于疫情防控,还能推动文明祭扫、开展‘绿色清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基层驻乡镇干部胡晴晴对《法治日报》记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网络祭奠的理解。
实际上,2020年疫情暴发后,选择网络祭祀的用户每年呈指数级不断增长。仅2021年清明1天,根据行业知名网络祭祀平台思念堂公布的数据,进行网络祭祀的人数就已突破30万。
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马金生看来,一些地区积极倡导群众采取网上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同步做好资源整合,对现有殡葬网络平台进行创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群众不能现场祭扫的遗憾,使网祭的社会认知度、群众参与度和认可度明显提升。
马金生认为,只要人们心中留有对故人的眷恋,无论是到现场祭奠还是身处他乡,无论是一捧鲜花、几杯薄酒还是几行诗句、遥寄哀思,都是最好的纪念,这拓宽了祭扫传统习俗在地理、时间上的限制,反而更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
“无论是哪种方式,在祭扫过程中,我们都更应该传承和传递清明节的核心理念——即对祖先、对先辈的敬意、‘慎终追远’的寻根意识,以及呵护新生、张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马金生说,另外,清明节也是跟亲朋好友进一步凝聚感情、“吐故纳新”的过程,寄托了一种新的期盼。比如我国南方的清明祭奠文化,在祭奠完祖先过后,亲朋好友会一起谈天踏青;过去的人们在清明祭祀神灵以求丰收……这些都是清明节的核心理念,只要是围绕这些理念去做一些创新都是非常好的。毕竟时代在发展,在特定时代下形成新的文化,一些新的形式也会被传统节日吸收进来,这就是一个因革损益的过程。
在文化层面上,马金生认为,可以进一步创新,将清明的文化意义不再仅局限于保存“实体”,而应该更多地去保存人生文化。在这个创新过程中,如何打造好网络祭扫的空间显得十分关键。对于那些不能到现场祭祀先人的人们来说,建立网墓成了一种表达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重要途径。
“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在网墓的打造上还远远不够。尽管一些网站也开发了为逝者献祭品、播放音乐以及亲友互动等功能,但现有网墓的内容开发上仍旧非常简单。逝者最为精彩的人生文化,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呈现。网络的巨大空间,是实体墓远远不能比拟的。由此,网络祭祀不仅在墓志铭上能够大做文章,还能将逝者的生平事迹更为详尽而生动地‘传’给后人。试想,多年后,后人依然可以通过网络对其先祖的事迹、生平以及音容笑貌有着详尽而直观地了解,那种直面家族历史的喜悦与欣慰之情,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马金生说。
在采访中,不少民俗专家也纷纷表示,请人代扫、网络寄语、献花、点烛的方式,其附着的心意,本质上与传统祭祀方式对逝者的眷恋和怀念并无区别。而且,这种新型祭扫方式所秉持的理念,也在不经意间推动了环保、文明观念的进步。“心”不在,即便站在墓前也无济于事;“心”若在,得益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手段的网上祭扫就不失为寄托哀思的好载体。非常时期,清明节“云祭扫”也是追思先人的正确打开方式,还能进一步助推文明祭祀新风尚的形成。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4日 10:04:24
- 2024年11月24日 08:31:08
- 2024年11月24日 08:27:40
- 2024年11月24日 08:20:35
- 2024年11月23日 20:58:48
- 2024年11月23日 19:13:24
- 2024年11月23日 18:36:17
- 2024年11月23日 15:09:52
- 2024年11月23日 13:26:02
- 2024年11月23日 12: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