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暗处 手凿光明
身在暗处 手凿光明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 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广州番禺大道涌口村路段,车轮滚滚。作为城市南北向交通要道,番禺大道日均车流量高达30万车次。一条长长的箱涵正好位于繁忙的番禺大道之下。在这里,有一群通渠人,正开展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作业。他们逆光而行,在漆黑中凿着光亮,为了有奔头的未来,也为了更加美丽清澈的城市。
在广州,还有不少这样不被人们看见的地下“渠箱工地”,一批批通渠人默默在繁华城市地下工作着。近半年多时间以来,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处“渠箱工地”,并与通渠人一起进入渠箱,用镜头和笔记录城市通渠人的故事。
近日,在距番禺大道涌口村路段不远的东联村步行街市场,喧闹之下,通渠人朱丽厚正在地下渠箱里忙碌着。靠着头盔上的照明灯光亮,他要和工友一起将一根重达1吨多的污水管挂在渠壁上。
此前,这条长达1.1公里的暗渠已完成了清淤作业。当时渠箱淤泥平均有1.7米厚,朱丽厚和工友加班加点工作了近5个月,共计清理淤泥近7000立方米。
渠箱里的劳作,他们与漆黑为伴
“渠箱里气体复杂,不能带电进行机械作业,施工主要靠人力。工人要忍着恶臭,在狭小空间内,去完成排查污染源、封堵污水口、架设污水管等工作。”广州一处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项目负责人李小光告诉记者。
对于通渠人来说,每一次下井清淤,都是一次负重。他们需要穿戴防水服,佩戴头盔及照明头灯、长管式呼吸器面罩,身绑安全绳,携带对讲机和探杆,背上便携式气体监测仪,连接到井外监测设备上,实时监测渠内一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的浓度,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一身的装备,很是沉重。
在地下“渠箱工地”里,通渠人冒着臭气,弯着腰,甚至趴在黑臭的淤泥上,抱着几十斤重的吸淤管,向前挪动的每一步都很沉重。借力渠外路边轰轰作响的吸污车,一点点把渠箱里的淤泥吸出来,将一条条地下暗渠清理干净。
“渠箱工地”中,危险无处不在。通渠人的双腿常会被淤泥中的尖锐物刮破,鲜血直流。淤泥下还藏着沉砂池,不小心一脚踩空,整个人可能跌落淤泥中,只有靠渠外工友拉紧自己身上的安全绳,才能重新站起来。
沉砂池,是通渠人最忌惮的危险地。朱丽厚告诉记者,个别渠箱每隔一段距离会挖一处沉砂池,“有的沉砂池有几层楼那么深。渠箱里,眼前一片漆黑,蹚着淤泥水面作业,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
在漆黑中工作久了,通渠人特别渴望看到光亮,呼吸新鲜空气。正如55岁的老通渠人邓旺民所说:“渠箱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让人很压抑。每次干完活出渠,看到了太阳的光亮,才觉得踏实了。”
城市的超级“里子工程”
对于广州这座超大城市来说,为何会关注地下渠箱的清洁呢?
记者了解到,随着城市开发建设,部分河涌支流、排洪渠被高楼大厦、城中村、道路所覆盖,成为了城市地下的暗渠暗涌,既排放污水,又排放雨水,以“合流渠箱”的形式继续为城市承担排水功能。时间久了,渠箱管道里淤泥淤积,排水不畅,还存在污染水体的可能。
为此,广州市正在开展443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通过清理渠箱内淤泥、摸查排污口、架设污水管,将原排入渠箱的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系统,恢复渠箱的排雨水、排涝的功能,让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实现“污水入厂、清水入河”。
开展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是城市的超级“里子工程”,意义重大。
广州一处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项目总工程师张峰辉向记者解释说,项目对渠箱进行清淤,梳理沿线污水、雨水管道,确保污水和雨水“各就各位”,杜绝了污水流入河涌的情况发生,从而彻底还河涌干净水质,对于城市形成可持续的河涌水体健康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城市地上的绿色,离不开地下渠箱管网的畅通。”
为了家、为了城市,他们坚守着
清淤通渠属于有限空间作业工种之一,工作极为特殊。通渠人需要经过严格安全培训后持证上岗。
根据工作要求,通渠人每次下渠,工作时间都不能超过30分钟,这是因为通渠为有限空间作业,渠内本身氧气少,还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存在。更何况,通渠人在渠内工作强度大,耗氧量多,因而通渠人在渠内工作半小时后需出来歇息,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才能下渠继续工作。
完成一天的清淤工作后,通渠人朱丽厚回到出租屋。他拿起手机给远在另一座城市打工的妻子视频聊天,聊生活、聊父母、聊孩子、聊未来,仿佛埋头辛苦工作所为的一切都在这一通电话里。
“长期在漆黑的渠箱里工作,你怕不怕?”记者问起朱丽厚,他憨厚地笑了,“怕,也要干!家里老人孩子要靠这一份工吃饭、交学费!”
很多通渠人,都有着与朱丽厚一样的想法。32岁的通渠人周可告诉记者,自己之前也想过放弃,“但还有家要养,咬咬牙坚持再干几年。”
今年40岁的邢建朋做通渠工作20年了,他明白通渠工作有着养家糊口之外的更大意义,“渠箱管网就像城市的血管。我们做清淤,就是为了让城市地下系统更通畅、更健康。”邢建朋讲道。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美。在城市地下,一群群通渠人逆光而行,在漆黑中凿着光亮,为了有奔头的未来,也为了更加美丽清澈的城市。
■新闻时评
致敬,城市通渠人!
世界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在亮丽光鲜的城市下面,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工地和劳动者,他们忍受着恶臭甚至是风险,躬身在狭窄空间工作着、奉献着。他们就是城市通渠人。1.1公里路,步行也许只需要10分钟;1.1公里长的暗渠,即使工人们加班加点,也要几个月才能完成。任务之艰,可见一斑。
虽行于黑暗,却背负光明。作为城市建设的“里子工程”, 合流渠箱的清污分流改造,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地下渠箱就像是埋于城市繁华之下的“城市血管”,黑暗中摸索前行的通渠人,默默地肩负着城市“清道夫”的重担,可赞可敬。
城市通渠人,只是无数城市基层劳动者的缩影。城市快速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像通渠人那样的劳动者。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城市的繁荣和百姓的幸福。对此,我们心怀感激。
对于他们的付出,感激不能止于表达,更要见于行动。首先,地下通渠者的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安全风险较大,要为他们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防护,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其次,通渠者工作比较辛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其薪资待遇,增加工作收入。他们的劳动应该被给予更大的尊重与爱护。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评论员刘 硕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4日 19:43:39
- 2024年12月24日 15:10:36
- 2024年12月24日 14:28:33
- 2024年12月24日 09:27:45
- 2024年12月24日 08:58:46
- 2024年12月24日 08:17:10
- 2024年12月24日 07:51:34
- 2024年12月23日 20:37:36
- 2024年12月23日 16:40:35
- 2024年12月23日 16: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