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的突围:一个县级剧团的生存图景
中新网运城9月29日电 题:地方戏曲的突围:一个县级剧团的生存图景
作者 高瑞峰
近几日,新绛县连续阴雨天气。“担心下雨天没观众吗?”记者问。“只要登上舞台,没观众也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来。”47岁的李海生说。
李海生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蒲剧团的一名须生演员,1990年进入剧团,一唱就是31年。他说,“打心眼里喜欢唱戏,不唱浑身难受。”
蒲剧,即蒲州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的一种,流布于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其音调高亢,擅长于表现慷慨悲壮的历史题材故事,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深厚,尤以翎子、甩发等特技见长。
“运城市13个县(市、区)中,几乎都有蒲剧团。”新绛县蒲剧团团长王谱勤介绍。在新绛县,几乎村村有戏台,其中有不少元、明、清时期的古戏台。
对于像新绛县蒲剧团这样的基层剧团,乡村是演出“主场”,忙碌的下乡演出是常态。“各地跑,晋南地区的每个县都跑遍了。”王谱勤说。
“下乡演出是苦累活,装备、道具搬来搬去,以前常是打地铺,现在条件好,有床住。”李海生说,老百姓爱看戏,每次演出,看着台下满满的戏迷,再累也一下子就浑身是劲。
“哪儿有台口就去哪儿,河南、陕西都去。”养活一个几十人的剧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这一点王谱勤深有体会。“全团50多人,有差额事业编制,有合同工,以戏养团不容易,演出多了收入就多,剧团的日子就好过些。”
李海生说,别看在舞台上“王侯将相”的风光,实际很苦,压腿、翻跟头、练唱功,三天两头往农村跑,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这份苦。
“招不来人、留不住人”。演员、编创、音乐、舞美、灯光、音响等戏剧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是大多数地方剧团面临的共性问题,新绛县蒲剧团亦然。
“剧团年轻人不多,20多岁的演员只有两个。”李海生介绍,艺校培养的人才不少,但真正从事这一行的不多。“待遇不高、又苦又累、一年四季到处跑台,很多人艺校毕业后,凭着才艺到大城市打工,机会多,挣得也多。”
“老一辈已退出舞台,新生代顶不上来。有的唱成名角,跳槽到有编制、待遇高的剧团;有的直接改行了。”王谱勤说,对于县级剧团来说,没有心底对戏剧的热爱,坚持不下来。
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剧种的传承。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于戏曲保护与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开展了戏剧下乡、惠民演出、戏剧进校园等各种活动。
据了解,新绛县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底,送戏下乡108场,为新绛县蒲剧团带来60万元的演出收入。
此外,新绛县成立蒲剧艺术研究所,加强蒲剧人才队伍建设;逐年增加送戏下乡、惠民演出的场次,活跃演出市场,增加剧团收入。目前,新绛县蒲剧团筹划建设演出剧场,借此培育市场,满足城市戏迷需求,拓宽增收渠道。
22岁的王禹娇是前述“20多岁的演员只有两个”的其中之一,她说,“从最基本的角色演,努力让更多人喜欢上这个剧种。”曾获山西省戏曲“杏花奖”的李俊强说,国家支持力度大,有专业的戏校、老师,年轻人在学戏、唱戏中,一定会找到更多乐趣和职业前途。(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5日 18:38:06
- 2025年01月15日 15:38:43
- 2025年01月15日 10:29:13
- 2025年01月15日 09:44:50
- 2025年01月15日 06:25:12
- 2025年01月14日 21:58:58
- 2025年01月14日 21:20:58
- 2025年01月14日 14:24:18
- 2025年01月14日 12:52:41
- 2025年01月14日 11: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