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首届科普讲解大赛 43位科学达人同场竞技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为期两天的2018年中国科学院科普讲解大赛18日落下帷幕,参赛的43位科学达人,带着43个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知识同台竞技,为公众献上一场丰富的“科学大餐”。最终,6位科学达人摘得大赛一等奖,另有14人分获二、三等奖。
这也是中科院首届科普讲解大赛,赛事分为半决赛和决赛两场进行:半决赛内容为自主命题讲解,由选手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主,自行设计讲解主题及内容;决赛由自主命题讲解和随机命题讲解组成。随机命题环节设置了伯努利原理、干细胞、人造太阳、生物钟等多个主题,通过讲解考察选手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对相关问题的个人见解。
“如果将宇宙的历史按比例放在一年中,那么1月1日宇宙大爆炸,5月1日银河系形成,9月9日太阳系诞生,9月14日地球诞生,现代文明的出现只是这一年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秒!”活动现场,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李丹通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时间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物理量,是如何伴随着宇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的。
在限时4分钟的科普讲解中,每个参赛的讲解人深入浅出、趣味横生地演绎了生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为评委和现场观众展示了一场精彩的知识盛宴。
本次大赛讲解内容丰富、覆盖广泛,涉及光学、生物学、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学、声学、物理学多个领域。“‘点石成金’——神奇的催化剂”、“生命的起源假说”、“神奇的3D全息”、“数字游戏+摩擦世界”、“人造太阳”等内容,展示出中科院的前沿科研成果和重大科研进展。“常吃辣可以长寿吗?”“不走寻常路——雨林植物那些奇特的根”“人为什么会产生视错觉?”赛场上的趣味讲解则带领公众了解了科学有趣的一面。
2018年中科院科普讲解大赛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承办,4月17日至18日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举行。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声学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27家院属单位参与活动,43位参赛科学达人为中科院院属各单位从事科普讲解工作的专职或兼职讲解员、科研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
此次大赛设一等奖6名,二等奖、三等奖各7名,经过一番角逐,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刘兴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古动物馆的邢路达、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刘成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王腾、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白家荣、上海辰山植物园的郗旺等6人最终斩获一等奖。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表示,中科院举办科普讲解大赛旨在为全院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及科技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推动中国科普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赛后,优秀选手将代表中科院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