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暑期出行 这些关于航班延误的问题你都清楚吗?

2017年07月28日 13:45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 翟开矿 通讯员 张毓)最近这段时间,受天气等原因影响,全国多数机场的航班都不太准点,石家庄也不例外。为啥会频频出现航班延误?航班延误后,旅客到底该怎么办?食宿谁负责?这些广大旅客最关心的问题,今天就一股脑儿给您讲清楚。

  航班延误是怎么回事?

  航班延误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天气原因和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

  民航的飞机在天上必须在航路上飞行,窄窄的一条航路能容纳的飞机是有限的。对于飞机来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间隔,当天上的飞机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后面起飞的航班在地面等待离场时间,这就是流量控制。

  为了提高飞机的放行效率,华北地区启用了CDM(协同决策)系统放行航班。CDM系统可以为石家庄机场全部出港航班统一指定一个建议推出时间,系统通过实时收集全国各地管制部门发布的流控限制,为每个航班计算出一个最佳的出港时刻。CDM系统给出的放行时间就像是一个等餐号,如果航班因为旅客晚到或者其他原因错过了这个时间,就要重新排队。

  天气原因

  “天气原因”简单的四个字实际包含了很多种情况: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起飞;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降落;飞行航路上气象状况不宜飞越等。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有影响的主要是雷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区域,飞机进入这种区域就会对航空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很多时候旅客在等飞机的时候发现,所在机场晴空万里,目的地机场天气也不错,但是飞机就是飞不了,那是因为中途航路上有恶劣天气。

  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因素,主要包括大雾、雷雨、大风、跑道积雪、结冰等,这些都会危及飞行安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延误。

  航班延误后,该怎么办?

  1.食宿谁负责?

  《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指出,从2017年1月1日起,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承运人应协助旅客安排食宿,费用由旅客自理。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包括机务维护、航班调配、机组等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航空公司应当向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等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航班在经停地延误或取消以及航班发生备降,无论何种原因,航空公司均应负责向经停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务。此外,《规定》提出在航班延误和取消时要优先为残疾人、老年人、孕妇、无陪儿童等特别需要照料的旅客提供服务。

  2.延误以后有赔偿吗?

  《规定》明确要求,航空公司应该明确航班出港延误及取消后的旅客服务内容,并在购票环节中明确告知旅客。航空公司的运输总条件中应当包括是否对航班延误进行补偿;若给予补偿,应当明确补偿条件、标准和方式等相关内容。所以,买票的时候,旅客须知等一系列项目请您阅读后打钩,您一定要看清楚里面的内容,这是用来维权的重要依据。

  《规定》还明确,发生机上延误时,要每30分钟向机上旅客通报动态信息,机上延误超过2小时(含)的,应当为机上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超过3小时的,要在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安排旅客下飞机等待。

  3.航班延误后,旅客该咋办?

  如果您决定退票:一般如果您乘坐的航班起飞时间和降落时间都延误超过30分钟,您可以全额退票,也可以免费改签到同一个航空公司的3天之内的航班上。

  但是低成本航空公司会有不同的规定,比如春秋航空、中联航和西部航空都要延误3小时以上才能全额退票和免费改签。不论您是想退票还是改签都需要去机场值机主任柜台和各航空公司的值机主任柜台开具航班延误证明。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部分航空公司(海南航空、首都航空)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自助开具航班延误证明了。如果您想改签当天的其他航班,会有两种情况。如果您所乘坐的航空公司和改签的航空公司有“互售协议”,你可以自行改签到该航班上,但是如果该航班满员就不可以了。如果两个航班没有“互售协议”,您只能退票以后再买票。

  如果您决定等待,请一定要听机场和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安排。

【编辑:张燕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