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虎11楼坠亡续:另一幼虎被送野生动物世界

2015年02月27日 13:5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26日,一只老虎躺在茶山风景区的虎园里。 记者 宋祖锋 摄

  19日凌晨,被非法驯养在平度市谷物大厦楼顶的两只幼虎,其中一只受到鞭炮惊吓冲出铁笼坠楼死亡。2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两只老虎是谷物大厦一位杨姓负责人为平度市茶山风景区代养的,另一只幼虎在事后已送回到平度市茶山风景区,除此之外,平度市茶山风景区还驯养一只3岁大的老虎,但是据平度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平度茶山风景区也没有驯养老虎的资质。

  26日下午,两只老虎被运送到位于黄岛的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

  周边居民不知楼顶养了老虎

  “想想挺吓人的,万一老虎跑出来伤到人怎么办?”26日上午,平度市红旗路谷物大厦附近一家饭店的服务员告诉记者,之前她对于大厦里养老虎的事闻所未闻。而谷物大厦周边商户大多是26日才开业,都是看了新闻才知道楼顶上养了老虎。

  根据平度市林业局工作人员的介绍,死去的老虎是谷物大厦一位姓杨的负责人非法驯养的,因为受到鞭炮惊吓从11层的楼顶摔下,当场死亡。但是除了死亡的这只老虎,在谷物大厦楼顶还有一只老虎。

  而杨先生本人自称,2014年7月份,两只老虎刚出生不久,重量也仅20来斤时,被送到了大厦楼顶上。“我跟茶山风景区的负责人是很好的朋友,因为景区效益不是很好,再加上饲养老虎的位置要拆除,后来我就跟对方签订了协议,帮着他先代养一段时间。”杨先生说。

  “我在楼顶焊了一个大铁笼,光高度就得三米。”杨先生说,两只老虎一直被关在铁笼内喂养,刚来的时候勉强会走路,他每天安排专人喂养,一天喂两次食,食物都是牛肉、鸡肉等肉类,平均下来一只虎一天就得喂200元的肉。“到死之前,老虎虽然只有七个月大,但已经很强壮了,体重也都有100多斤了。”杨先生说。

  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在楼顶除了这两只老虎之外,还有一只藏獒。事后,杨先生透露,“老虎的意外坠楼让我都没心情过年了”,事发第二天,他便将另外一只老虎送回了景区。

  随后,记者想到谷物大厦的楼顶一探究竟,但是遭到大厦保安的阻拦。据谷物大厦保安介绍,他刚来上班不久对事情的发生一无所知,也并不知道大厦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老虎来自无驯养资质风景区

  26日下午,在平度市茶山风景区虎园里,记者见到了另一只小老虎,它全身黄黑相间的毛色,体长一米多,体重150斤左右,正躺在石头上眯着眼晒太阳,憨态可掬看上去状态不错。“这只小老虎是去年6月出生的,之前一直在别处饲养。”一位孙姓饲养员说,他在茶山风景区工作10多年了,一直负责饲养风景区里的动物。除此之外,平度市茶山风景区还有一只老虎,是大约3年前引进的,他每天都给老虎喂养10斤左右的鸡架和猪肉等食物,一天一顿,但对风景区是否有驯养老虎的资质并不知情。

  但是据平度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平度茶山风景区也没有驯养老虎的资质,那么老虎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什么事情都不知道。”风景区的上级单位青岛茶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面对记者的疑问时回答。

  记者联系到平度市茶山风景区一名李姓工作人员,说起景区饲养老虎的原因,该工作人员称景区里有一处动物园,饲养老虎可供游客参观,而对于老虎的来源以及景区是否有饲养资质等问题,这名工作人员并没有予以答复。随后记者联系到青岛茶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成华,“两只老虎要被相关部门运走了,其它一切问题无可奉告。”

  闪光灯、香水都可诱老虎过激行为

  26日下午4点半左右,青岛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和平度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对两只老虎进行麻醉处理后装箱,晚上8点,从平度运送两只老虎的专车抵达位于黄岛的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据了解,青岛市林业局在此设立了一处野生动物救助站,此次就是专门把两只老虎运送到这里进行救助的。抵达救助站后,两只老虎被放进隔离区观察。

  “3岁的大老虎情绪比较平稳,7个月大的小老虎就不停地发出叫声,我们将它们安置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介绍,今后这两只老虎将被暂时放在救助站进行照顾,“大的老虎每天需要喂养30斤的肉食,小老虎每天需要喂养20斤,每周进食6天,空腹一天。”工作人员介绍。

  不少人疑问幼虎为何会在大年初一凌晨突然冲出铁笼坠楼死亡,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工作人员介绍,自幼在动物园长大的老虎大都性情温顺,但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闪光灯、香水、尖叫等刺激性光线、气味、声音,都有可能诱发老虎的过激行为;怀孕、极度饥饿、发情的情况下,也极易发生过激反应,国内的一些动物园就发生过老虎攻击游客和饲养员的案例,就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

  私养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 林业部门可予 没收动物处罚

  据平度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老虎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养老虎必须具有驯养繁殖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六章第39条规定,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未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超越驯养繁殖许可证规定范围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3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没收野生动物、吊销驯养繁殖许可证。

  养殖老虎需要达到相应的养殖条件,如养殖面积等,平度的这只老虎平时是养在楼顶上,是达不到养殖条件的。而养殖者杨先生并没有驯养繁殖许可证,因此属于非法养殖。

  林业部门将依法对活虎须予以没收并进行行政罚款,死虎要移交给上级主管部门。而杨先生由于私自驯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导致其意外死亡,林业部门将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个人能否养老虎? 须配畜牧师、兽医 鲜有人满足条件

  个人能否饲养老虎?在政策法规方面,国家是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对个人饲养老虎没有限制,但有条件,必须“持证上岗”。作为一级保护动物,老虎的养殖权通常在动物园、科研机构等机构。

  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所在地县级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凡驯养繁殖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林业部审批。

  并不是申请了《驯养繁殖许可证》就一定会通过,申请的单位和个人,还得有饲养资质。资质之一,就是必须掌握老虎饲养、防疫等基础知识;之二,要有饲养老虎必需的场地、笼舍、饲料和医药等必备物品。“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一名畜牧师,保证老虎‘吃好饭’,一名兽医师,保证能给老虎‘看好病’。”一高级畜牧师告诉记者,现在城市里养狗都要办个证,养老虎更不是件容易的事,鲜有个人能满足条件。

  头条链接

  平度整治 非法驯养野生动物

  针对这一备受关注的幼虎死亡事件,26日,平度市林业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对此事的通报详情:2月19日凌晨,平度市发生一起个人非法驯养半年左右的幼虎,因燃放烟花爆竹受惊,从笼中蹿出摔死事件。针对个别单位、人员非法驯养野生动物事件,平度市林业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非法驯养繁殖野生动物行为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查处餐饮、景区、山林及个人违法违规驯养野生动物问题,对非法驯养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及当事人进行严肃查处,从严从快做出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未获得林业部门许可,取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饲养国家保护动物属于违法行为。林业部门提醒广大市民,要谨慎对待野生动物作为宠物养殖,因为野生保护动物不同于一般的宠物,首先要求有一定的饲养技术,技术不过关极易造成动物的死亡;其次,动物身上可能存在某些疾病,人和动物接触不能过于亲密;第三,有些野生保护动物虽然外表温驯美观,但是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容易对人造成伤害,引发社会恐慌。另外,如涉及猎捕、杀害、收购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他山之石

  保护野生动物 给它们戴定位项圈

  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美国科罗拉多的研究人员一直用GPS技术制作的项圈跟踪几种动物,应用GPS跟踪项圈后,可以及时提醒人们野生动物正在接近的情况,也可以保护动物的生命,避免人和野生动物冲突。 

  我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也做了一些保护措施,比如,为了保护我国特有的物种藏羚羊,基于北斗芯片的北斗定位项圈被应用于藏羚羊研究,通过这个项圈,藏羚羊的信息传输可以实现1天4-10次,迁徙期间每天发回10次信息,非迁徙时每天发回4次信息,信息内容包括藏羚羊所处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定位精度也从原来的几公里精确到几米的范围。北斗定位项圈的应用有助于准确地掌握藏羚羊迁徙路线,以便对其进行保护。

  为了打击猎杀动物的行为,有科研人员通过卫星导航系统与红外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技术严打猎杀者,该系统利用红外遥感对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主动式探测,将所成影像传回保护区终端控制室,全天候了解保护区各地野生动物的生活情况,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如偷猎者进行猎杀行为,放大影像确认后将偷猎者位置传给保护工作者,由卫星导航系统指引工作者前往目的地进行制裁。记者 宋祖锋 刘腾腾 潘旭业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