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民意做主的民生工程更有意义
2014年市区公交线路线网优化调整方案出炉,在为期一周的意见征集中,共收到各类意见、建议5322条,其中四成意见关注12、52、77和82路4条线路,绝大部分是反对声。最终,市公交集团尊重民意对这4条线路没有做出调整。
从征集民意到尊重民意,相关部门不是只做面子工程,这种让民意做主的民生工程更有意义。对这一点,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和肯定。
公交作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线网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市民乘车出行的便利度、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让所有人都满意。从2012年开始,烟台市每次进行大规模的公交线路调整都会广泛听取民意,每条意见和建议都完整保留下来,还要汇编成册。也鉴于此,民意受到重视,优化调整的结果也就尊重和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出行需求。
由此说开去,所有的公共服务部门,都应该认真思考是否提供了市民需要的服务,一切民生工程,也要以市民“需要不需要、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取向。
上山问樵,下水问渔。民生工程要得民心,关键要问计于民,先问民意。民生工程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包括劳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出行、住房等。怎么解决民生难题,群众最有发言权。一些民生工程因为不事先征集民意,遭到百姓和舆论质疑从而陷入困局,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由此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要让民生工程更合民心,就先得让它合民意。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尊重不同人群的不同利益和诉求,既不能拿“多数人的利益”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也不能无视受惠群体的真实需求。充分了解民意,了解百姓真正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有什么建议,有助于更好地科学决策,激发更多智慧,让民生工程更合民心。
总而言之,做好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思考和研究,应该更多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魏衍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