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用功利计算贬低冒死拦火车义举的价值
河北涞源的羊倌卢伟冒死拦火车,避免了火车撞入泥石流的险情。然而事后,很多人关注的却不是这一行为本身,而是帮卢伟“算起了账”:丢了20多只羊,价值4万多元,最初的奖励却只是一面锦旗、奖励1万元,多不值啊。很快,有关方面追加了奖励,于是又引起网上一片叫好,似乎唯有巨额奖金才能彰显卢伟的义举。其实这是混淆了奖励与补偿的区别,更是用功利性计算贬低了冒死拦火车的崇高精神价值。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的确容易使人对“义举”、“善行”产生疑虑。老人跌倒要不要扶?一度成为舆论争议不休的话题,连法官也建议救人要“讲方法”。在道德领域里引入功利性计算,似乎已经成了某种习惯性思维。正是在这样的思考方式下,一旦有人见义勇为后,人们往往不太关注义举本身,而是在意他会有什么遭遇,是不是得到公平回报。在“到底值不值”的讨论中,义举不断被异化和解构。冒死拦火车的卢伟,用实际践行再次提醒人们,应该重新回归内心中对“义”的向往。
所谓“义之所在,不顾其利”,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核心之一。繁体字的“义”,上“羔”下“我”,就包含了奉献克己的含义在内。正因为义举的自我牺牲精神,所以才一直以来尤其为人们所敬仰,被社会普遍颂扬。卢伟拦火车的行为完全符合义举的标准,他不仅是冒着财产损失的风险,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及时赶到火车前,他是连滚带爬翻越山坡和铁轨护栏,浑身多处瘀伤划伤。毫无疑问在作出这个决定时,他压根没想到自己会有什么损失或回报,唯一想着就是把火车拦住。这不正是他的义举令人感动的地方吗?
如果说走丢的山羊还可以用钱补偿,那么卢伟所冒着的生命危险,他的家人为其担心忧虑等情感又该怎么去补偿呢?因此,作为道德的典范,义举本身是无法补偿的。何以报德?唯有以德报德。用表彰、锦旗和奖金等形式对卢伟予以奖励,是对义举的宣扬和崇尚。鼓舞道德人心、敦淳社会风化,就是对卢伟最大的肯定。就像他自己说的:“当时去拦火车也不是指着奖金去的,人家念我的好就行了,我挺知足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卢伟的损失就不需要或者无从补偿。根据我国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像这样的见义勇为,受益人有义务补偿当事人因义举所承受的人身或财产损失。相关机制启动应该配套跟上。
卢伟拦火车,除了道德精神价值之外,对于铁路安全建设也有着现实意义。有人已经发出疑问:难道除了冒死拦火车,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毕竟像卢伟这样比较熟悉铁路情况的人并不多,还要恰好处于事发现场,几乎是不可复制。据卢伟所言,出事路段2年前就曾经被泥石流淹没过,但后来铁路部门也没有补上相关防护工程,他认为如果有防护坝就不会有这次的泥石流了。连一个只在铁路上工作过1年的羊倌都能盘点出这段铁路的 “历史问题”,铁路部门的安全主管们究竟有没有尽职,必须要进行追问。冒死拦火车事件之后,除了奖励表彰卢伟本人,更应该赶快找出问题,建立起恶劣天气下的应急预案和隐患监控系统,堵住正在“跑冒滴漏”的安全阀。若能经此一事,举一反三,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险情,卢伟的义举才是真正的“值了”。(施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