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假”乞讨在肆意消费爱心
一个真正残疾的、缺乏自主生活能力的人,通过乞讨获得收入本无可非议。很多人也会献爱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然而近日媒体报道,在山西太原某商业街,一学生模样的小伙儿携母乞讨,自称家里遭火灾,父亲精神失常离家出走。待到收摊,“老年痴呆”的母亲竟不需搀扶照顾。有人上前质疑,小伙恼怒:“你放了多少钱?上面写你名字了吗?都像你这样不乱套了吗?”
当“瘸子”不瘸,“盲人”不盲,“哑人”不哑的乞讨者在社会上日益增多时,我们就不得不提高警惕。我们的爱心被这样一群借乞讨之名行骗的人所利用,当一个假乞讨者获得不错的“收入”时,就会引起其他人眼红,慢慢演进,就会催生出一批又一批诈骗团伙,专职于乞讨。殊不知,职业乞讨者“乐不思蜀”拿着高“收入”的时候,却在潜移默化中消费着人们的爱心,让社会秩序变得紊乱,使真正需要得到施舍的乞讨者反而因此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实际上,一个城市不该“以乞丐为耻”,世界上没有任何城市能做到“零乞丐”。但是,一些“职业乞讨者”却把乞讨当成一种“快速致富”的手段,不仅影响市容市貌,甚至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窝点”,给社会带来“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
对那些以乞讨的名义行骗的人,公众应谨慎明辨,让他们从中无利可图。同时,面对真正失去生活障碍的人,我们还是要献出自己的爱心。同时,各地的治安管理部门也应该发挥功效,对此类现象监管到底,不能让“职业乞讨者”反反复复出现,消耗全社会的爱心和信心。(王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