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警惕“车改”下的懒政

2014年07月30日 14:5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晏扬

  我国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按照改革方案,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并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方案出台后,有的公务员说: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7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

  首先需要纠正一个概念:“公务交通补贴”只是公务人员在市内或辖区内进行公务活动时的交通补贴,并不包括差旅费,公务人员到外地出差的费用是另行实报实销的。有的公务员说:“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应该是指以后不出门办公事了,不下基层调研了,能不去就不去,省下来的钱都是自己的。

  诚然,与目前一些地方动辄两三千元的车补相比,改革新方案确定的车补标准是比较低的,处级最高每月1040元、科级及以下最高每月650元,一些公务人员难免嫌少,甚至心理不平衡。但坦率地说,这恐怕主要是观念问题。车改之前,公务人员出门办事都有公车接送,领导干部上下班都有专车伺候;即使一些地方实行了车改,但由于补贴较高,除了用于公务交通,每月还能剩下一些,权当一项额外福利。对此,无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务人员,都认为天经地义并且习以为常。殊不知,这种“习以为常”恰恰是对公车腐败的漠视和麻木;这种“习以为常”早已引起民众怨声载道。中央全面启动公车改革,就是要破除这种“习以为常”,将不正常的公车消费拉回到正常轨道。

  也许,改革新方案的车补标准定得不高,但是,普通民众上下班,连一分钱交通补贴都没有——没有交通补贴,难道他们就不上班、不出门办事了吗?老百姓可以,公务人员也没什么不可以,关键是要转变观念,真正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

  以此观之,一些公务员声称:“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他们心里根本就没有公仆意识。说得不客气一点,即使车补再高,他们可能也会成天待在办公室里,把车补省下来当做额外福利。

  当然,公车改革之后,可能会有一些公务人员不愿意出门办公事,不愿意下基层调研,该办的事情拖着不办,该履行的职责敷衍了事。对于车改后可能出现的“懒政”现象,需要未雨绸缪,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加以防范。最根本的途径,还是严格岗位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让每个公务人员不敢懒、不能懒、不愿懒。

  要知道,虽然公务交通补贴不高,但公务人员毕竟按月领取薪俸,既然拿了人民的薪俸,就要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一条基本伦理。公车改革的时代潮流,决不会因为一些公务人员“撒娇”而踯躅不前。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