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透水”不充水才能治好水浸街

2014年07月30日 10:22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广州观察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表不透水面积增加是导致“水浸街”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近日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要求新建建设项目硬化地面中的室外可渗透地面率不低于40%,以增加透水率来减少进入排水系统的雨水量。(7月29日《广州日报》)

  “落雨大,水浸街”,一首带着广州特色的童谣,却折射了城市建设的不足。遇到大雨,城中少不了几处“看海”景点,市民也只能苦中作乐,自我调侃。无论如何,近年来政府加大力度治理内涝,想了很多办法,也投入了不少真金白银,说明这一民生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这一次就为提高广州地面“透水率”出台了专项文件,按照预计,一旦建设目标达成,未来或可为排水系统“减负”三成,对于目前尚且孱弱的广州地下管网来说,这样的减负可谓是“雪中送炭”。

  如何提高透水率,一方面要靠透水新材料的应用。在这方面,政府除了出台硬性规定,还应该有一些具体的技术指引措施,一来防止施工方以“不懂”为推诿理由;二来也能让透水材料的使用更加规范,不要一场大雨下来,本来不该透水的透水了,该透水的却还没透水。另一方面,则要靠城市规划的刚性落实。文件中对建设项目具体应该配备的绿地、蓄水池都有详细描述,难就难在让建设单位不打折扣地执行。这不仅需要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督,还需要政府部门从根本上转变重地上轻地下的观念,将治理城市内涝当成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的问题来抓。

  从本质上来看,城市内涝与城市发展的理念走偏密不可分,为了追求人员聚集和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对硬底化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才出现了明渠变暗渠、湖泊变水塘、绿地变水泥地等现象。政府重新重视透水率的问题,说明已对此问题有了重新思考。但光有反思和文件还不够,要让各种目标落到实处,关键还要看执行是否到位。这一工作做不做、做得扎实还是敷衍,可不是能够轻易蒙混过关的,一场大雨过后,自然知道谁在“充水”。届时,还需相关部门拿出有力的问责机制,别让规章制度沦为一句空话。

  (张涨)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