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设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防“见死不救”
粤东西北地区今年招聘乡镇卫生院岗位人数4147名,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津补贴水平;省、市卫生部门将建两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避免“见死不救”;年底前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备受关注的广东省医生多点执业和鼓励社会办医的新政策即将出台……
29日,2014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专题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省卫生计生委、省医改办负责人向南方日报记者独家披露了全省医改工作进展和惠民新政。
卫生强基层
3.4亿元补助乡镇卫生院配设备
三甲医院扎堆广州,粤东西北基层医院留不住人、设备简陋。这一痼疾引起了省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元胜透露,目前正按照省领导指示,开展全省医疗卫生事业调研,接下来将制订实施新的政策措施,重点提升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据了解,今年广东卫生“强基层”已确定了三个实招:
一是配设备。在副省长林少春的直接倡导下,实施“五个一”设备配置项目。年内将为1052个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一次性下拨省级补助经费3.4亿元,推进设备装备标准化建设。每个乡镇卫生院配置一辆救护车、一台生化仪、一台X光机(中心乡镇卫生院配置DR)、一部黑白B超机(中心乡镇卫生院配置彩超机)、一台心电图仪。
二是引人才。采取对短缺医疗卫生人才准予直接聘用、允许以人事代理方式使用医学类人才、组织开展乡镇卫生院专项公开招聘工作,2014年粤东西北地区共招聘乡镇卫生院岗位人数4147名,缓解招聘难题。启动实施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政策,每年财政新增投入3.87亿元。部分地区探索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增强收入分配激励作用。启动订单定向免费培训农村卫生人才项目,申请新设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项目。
三是有帮扶。通过大医院帮扶、托管县级医院等方式,探索组建县域医疗联合体,初步构建以县级医院为枢纽、县乡联合、乡村一体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建立合理分级诊疗秩序。
公立医院改革 年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硬骨头”,广东的改革路径是先从县级公立医院改起,争取今年底全覆盖。此外,还要推进深圳等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并引进“鲶鱼”,鼓励社会多元办医。
陈元胜透露,要扩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范围,58个试点县(市)要制定出台改革政策文件,尽快组织实施。所有试点医院都要取消药品加成。其他几个尚未确定的县(市),有条件的也要逐步开展,力争今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全覆盖。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试点,根据国家指导意见加紧制订我省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着手起草制订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建立健全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在年底前完成“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的清理工作。
深圳、东莞、珠海要继续探索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目前三市共有73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圳市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东莞市成立市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积极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格局,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另外,广东将加快民营医院发展,放宽非公立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简化审批流程。省卫生计生委牵头起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民营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拟放开规划,放宽准入,简化审批,在多方面提供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广东省医师多点执业试行管理办法(2014年版)》已提交省法制办审查。
全民医保
年底前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医药费高涨,怎么让百姓看得起病?省医改办介绍,关键是完善“全民医保”体系,通过三个途径缓解看病贵。
第一步,是基本医保“扩面提质”。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958万人(其中职工医保3582万人,城乡居民医保6376万人),参保率超过97%,基本实现医保制度和人员全覆盖。各级财政对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以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支付比例平均分别达到87%和75%,封顶线平均分别提高到49万和40万元(含大病保险)。普遍建立门诊特定病种和普通门诊统筹制度。
第二步,对基本医保报销后费用负担还比较大的,还有“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目前,全省19个市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对参保人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进行“二次补偿”,有效减轻群众大病负担。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惠州、清远等6个试点市印发了重特大疾病救助方案。
第三步,实在还困难的,可以申请医疗救助。截至今年5月,除深圳、汕头、江门市外,全省其余市、县(市、区)均建立了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系统。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70%以上。
公立医院经常收治一些遭遇车祸、急病的“三无人员”,他们无力承担急救医药费,最终往往只能由医院“买单”,长此以往会影响医院救治的积极性,增加“见死不救”的风险。对此,省医改办主任黄飞透露,目前正在研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省、市卫生部门将设立两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于无法证明身份、没有能力承担急救医药费的急病患者,由基金支付费用。有关方案已经起草,待财政部门确定基金规模及资金来源后,就可以正式启动。
另据了解,广东出台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规定,实现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全省互认、累计计算。完善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省、市协同推进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加快全省医疗保险结算管理平台建设,年底前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现场
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专题研讨会上,专家提议——
公立医院改革要做“变性手术”
昨天的专题研讨会上,专家集中“会诊”医改难题,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幽默敢言的惠州市卫生计生局局长许岸高连用几个比喻反映当前公立医院改革问题,引起不少与会者共鸣。
许岸高把目前的公立医院改革比喻成“变性手术”,要让公立医院从“市场性”转为“公益性”,就好像把男的变成女的,关键是要做变性手术、提高雌激素水平,不能只刮胡子、拔胸毛。他认为,改革应抓住三个核心问题:
一是公立医院要“去行政化”。如果不先“去行政化”,就搞法人治理、董事会,就像旧鞋没脱又套一双新鞋,医院束缚更多、更难受。
二是取消药品加成要补偿到位。如果补偿不到位,就像家长减少了保姆的买菜钱,但又要求她按照原来的菜谱做菜,结果难免会偷工减料。
三是医疗服务价格要科学调整。现在惠州市区一个动物门诊的挂号费是100元,而医院主任医师的挂号费才9元,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一次就是几块钱。医疗技术服务定价不合理,导致医务人员不能靠技术吃饭,而得开检查单、大处方。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骆文智回应说,这些问题确实触及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层次问题,需要重视研究解决。当前要特别重视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财政保障制度,如果财政或医保支持不到位,医院变着法子创收,吃亏的还是患者。省卫生计生委将联合财政、发改、社保等多部门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