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山中的普通电工:甘做大山里的“电骡子”

2014年06月11日 09:4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我是湖南大山里的一名普通农电员工,每天往返于被称为“湖南屋脊”的壶瓶山上。这是一片海拔2000多米,总面积876平方公里,零散分布着86个村、45000多人口的山区。质朴的山里人最重感情,你敬他一尺,他就回敬你一丈,而他们对我们的一项特殊馈赠,就是“电骡子”的称呼。

  说起这个称呼,还要追溯到2007年盛夏的一天。我在山里巡线时,碰到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老人住在离集镇40多公里的高山上,儿女外出打工了,为了到集镇买包盐,来回走了一整天。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把自己和所里的电话留给老人:“以后需要什么就讲一声,我们一定会送到你家。”从此,供电所36名农电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了为百姓代购代销的义务。每个农电工都有一本记事本,记着老乡们需要的大米、面条、化肥、种子和腊肉、土豆、茶叶、药材等。7年来,所里的那些辆摩托车驮了累计10万多公斤物资,“电骡子”的称呼由此而来。

  山区要发展,供电是关键。2008年,湖南特大冰灾,壶瓶山高低压断杆断线有50处,11个村、1352户用户断电。踏着深厚的积雪,冒着冰冷的冻雨,我和同事强行军开进山里。半个月的抢修复电,没有床铺,我们从牛棚里搬来包谷秆,铺在地上睡;没有大米,就吃方便面。回忆当时情景,看着现在小腿上密密麻麻的牛虱子叮咬留下的疤痕,想到为家乡父老做了点事,心里很满足。因为供电有了保障,山区的农产品加工做了起来,如今,壶瓶山地区已新建茶叶加工厂120多家、电烤烟房280多栋、高山蔬菜冷冻库4个,山区群众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000元。看着大山深处因电而发生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很快乐。

  工作要做好,还要众人拾柴。我庆幸有一帮好兄弟。熊明华、田家赐、易长龙、郑沅、舒勇、王维……每个人都有一个闪亮的故事。供电所管辖线路所到之处,不是高山就是峡谷,维护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遇有冰灾洪涝,更是艰辛。我对兄弟们鼓劲:“猴子能上我们能上”,大家齐心协力,多次战胜灾害;我们还建立了“所长工作室”微信群,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交流工作经验,以“精在事前、细在过程、管在质量、成在执行”的方式,让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费回收等各项指标齐头并进。

  “给我一碗水,还你一桶油”是山里人的秉性。供电所成立之初,最头疼电费收不上来,仅壶瓶山片区拖欠的电费就达40多万元。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电费回收率达到100%,还有50多万元的预交电费。大多数电费还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帮父母预交的。农电工下乡,群众听到摩托车声,都会主动过来留茶吃饭。其实,我们也就是在检查线路时,顺便给老乡们捎带点生活用品,坐下来陪他们说说话,但群众却把我们当成了亲人。

  2011年,国网常德供电公司党委发出向“电骡子”学习的号召,并提出要让“电骡子”精神下山,还打出了湖南电力“电骡子”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旗帜。我深知,“你用电、我用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用心服务,真情付出,“电骡子”才能载得动老百姓沉甸甸的口碑。

  (覃道周 作者为湖南常德石门壶瓶山供电所所长)

【编辑:王珊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