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上海多数老人首选家庭养老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今天公布的《本市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家庭养老仍是他们的首选方式。
经济条件影响养老选择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随机抽样调查了2248名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的60-79周岁老人。
逾六成受访者月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99.1%的受访者经济来源为退休金、养老金。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处于“没有负担,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业余爱好中”,“积极参与社会、社区工作,发挥余热”,仅3.7%表示“生活负担较重,经常为生计担忧”。
尽管当前城乡居民家庭小型化形态基本形成,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但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家庭养老仍是他们的首选养老方式。67.3%的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21.2%倾向“社区居家养老”,另有11.1%和0.4%则倾向“机构养老”和“其他方式养老”。农村受访者有74.7%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36.2%农村受访者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子女的补贴,可见子女供养仍是农村养老的重要模式。70岁以上受访者中70.9%选择“家庭养老”,比重高出60-70岁群体6.1个百分点。从收入水平看,有74.1%月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倾向于“家庭传统养老”,高出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这表明,经济条件也是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7成受访者赞同“以房养老”
在老龄化、少子化现象日益凸现的社会环境中,采用反向抵押的按揭方式“以房养老”,成为老年人减轻养老负担的一种可能途径。调查显示, 73.1%的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以房养老”,26.9%表示“不赞同”。受访者不赞同的主要原因是:“‘以房养老’容易激发家庭矛盾”、“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不需要‘以房养老’”。对于农村地区老年人而言,“农村宅基地不允许买卖”,无法实施以房养老。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待提高
2012年,本市养老机构床位数与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比例为2.9%。但调查显示,有11.1%的受访者希望在“机构”养老。受访者反映,条件稍好或者公办的养老机构要预约排队等候1年左右才能入住,对身体状况差、没有人照料的老人可能因为排队老人太多而住不进去。
由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多为“4050”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能缺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医疗康复、社交帮助等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工作。因此,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意识是许多养老机构和老人的迫切希望。(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