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箪食瓢饮”汉字守护者 101岁国学大师杜道生仙逝

2013年09月11日 14:1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2012年10月23日,杜道生老先生喜满百岁,在家里受到大家的祝贺。

  “我一生都在修养我的仁心,当你把这颗掌管七情六欲的人心锻炼成喜怒哀乐不入于胸的时候,这颗心就是你的本心。”

  ——国学大师杜道生

  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101岁的“汉字守护人”杜道生先生离开了人世。这位中国著名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古文学家,四川师范大学著名教授,虽登上学术顶峰,但依然不失箪食瓢饮的学者本色。 在他的亲友和学生们的回忆中,我们一步步走进了杜道生恬淡风雅却不失精彩的人生画卷。

  求学

  锲而不舍

  考四所大学的求学人

  古文教育启蒙

  1912年秋,杜道生出生在乐山的殷实家庭。杜道生的父亲饱读诗书,对子女的教育尤为重视。杜道生排行老幺,幼年被送入当地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

  在私塾读书几年后,他考上了当时的乐山县立高小,后又以优异成绩成为了乐山县立初中的第一批学生。新式教育为他打开了新一扇窗户,他开始学习平面几何,触类旁通,在他后来研究“文字学”和《周易》时,也尝试运用数学规律进行理解。

  曾考上四所大学

  杜道生进入新学较晚,高中毕业时已经22岁,刚刚毕业就组建了家庭。但是他的家里是书香门第,一直支持他继续读书。他考上的第一所大学是四川大学,在中文系就读一年后,四川时局变化,社会不稳。在家人的建议下,他到了北京,原本是奔着北大、清华而去。不想到北京时,已错过报考时间,于是报考了北京辅仁大学。

  但辅仁大学是私立性质,学费和生活费较北大、清华更高,1935年杜道生读到大三年级时,决定转学。考上清华后,他又接到了北大的入学通知。当时北大的文学院院长是胡适,教务长是蒋梦麟,杜道生曾回忆说:“我当时就是冲着他们的名字去的。”

  当时的北大会集了中国诸多顶尖学者,钱穆、傅斯年、陈寅恪、冯友兰等等,在这些大师的教导下,杜道生受益匪浅。

  从北大本科毕业后,杜道生留校做研究生。不久后,“七七事变”爆发,他响应战时号召南下。在南京短暂停留后,辗转回到故乡乐山任教。1956年,他调入成都四川师范学院(现四川师范大学)任教,开始了与川师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集。

  修身

  箪食瓢饮

  幽默大度的恬淡学者

  被人以为是老校工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杜道生的同学、朋友也逐渐离世。长寿是一种幸运,但却容易寂寞。有很多人疑问,杜老晚年独居,直到最后5年因身体原因才与搬去家人居住,其中的寄托在哪里?他的学生说,老师已经找到了他灵魂的安放之处。

  在2008年之前,川师的很多师生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拿一张饭卡,提一个竹篮,到食堂打饭,悠哉悠哉漫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有年轻学生不明就里,以为老人退休老校工,不想他就是在学界享有盛名的学者杜道生。

  杜道生晚年喜独居,生活简朴。在2008年搬家前,他坚持住在办公室改建的宿舍中,一开始只有一间房,后来存的书和手稿多了,学校又给他安排了两间房。三间房互不相通,他就请人在墙上打洞。一间做卧室,另外两间都做了书房。

  其实杜道生完全不用这么简朴,四世同堂,又是著名学者。但每当家人和学生劝告,老人却置若罔闻,自得其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是老人磨练“仁心”的写照。

  幽默大度淡薄钱财

  老人一生幽默大度,如今长孙女提及爷爷的趣事,仍不禁莞尔。晚年时,老人遭遇特殊时期,从川师进城,盘问关卡很多。杜道生是大学老师,有余钱时会进城打牙祭。于是就步行几小时入城,每当有人盘问:“干什么的?”杜道生冷静作答:“农民,进城买草纸。”因面不改色,又衣着极其简朴,从来未受人怀疑。

  上世纪60年代,生活困难,时不时有人向他借钱,老人也每每点头,次数多了,生活也受影响。

  有时对方手头紧,一时没有还钱。老人也不催要,每次远远见到对方,还要躲着走。孙女曾疑惑:“爷爷,你为什么躲着借钱的,应该是他躲着你啊?”杜道生说:“别人没还上钱,见到我心里也紧张,我躲开他,免得他紧张。”

  治学

  述而不作

  敬畏的“汉字守护人”

  述而不作 书送有缘人

  在杜道生老先生生前居住的房间内,一个木制的书架上摆满了他用蝇头小楷写成的著述,有《说文段注义例辑略》、《汉文字学常识》、《三字经译述》、《千字文简注》、《四川扬琴唱本》以及许多零篇散章。

  “老师说,书送有缘人,这些书是他自己出钱印出来送人的。”学生王旭说,中国有古风,大家的作品都是自己出钱印出来送朋友的,“印这样一本要七八块钱,老师吃一顿饭才1块2毛钱。”

  2011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杜道生注译的《论语新注新译》。杜道生一生仿效圣人,述而不作,这本《论语新注新译》可以算是他唯一的专著。

  一篇文章 引学界轰动

  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古文学家,杜道生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公开发表且引起广泛关注的,仅1982年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的《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一文。

  1982年,中国内地开始新一轮的文字改革。在此背景下,杜道生觉得有必要再次强调中国文字的意义。于是,便有了《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一文。他说,汉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大众掌握,但是文字改革不能脱离传统,必须要保存传统文化,不能走拼音化的道路。

  在文中,他更明确指出,如果中文文字赶不上科技文化的发展步伐,中华文化就会落伍,甚至断根,因为文化是“文字化育”,而文明则更是“因文而明”。汉字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若汉字不能传扬,中华文化亦随之而逝”。

  百岁高龄 仍想上台执教

  去年10月23日,重阳节,是杜道生老先生的百岁寿辰,早上8点过,华西都市报记者随同川师大校长周介铭,到老先生家中道贺。

  当时,老先生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眼睛已看得不太清楚了,腿脚也不利索了,但精神和记忆力都还不错。“我八九岁就读《论语》了。”一听到大家讨论论语,杜老先生就开始背诵,一字一句,脱口而出,熟练得很。而说起自己最喜欢的昆曲,老先生回忆起了当年在北大的往事,“我唱昆曲是北大老师教的,当时有几十个人学,后来学的越来越少,最后只剩几个了。”甚至,这位百岁老人还主动向周介铭请缨:“学校有啥课程?我来补讲。”

  遗言

  复兴国学

  谢谢大家

  书橱伴眠 淡看生死

  杜道生生命中最后的5年时间,身体渐弱,后只能长期卧床。不过在他的木床一头,仍摆着一个书橱。上面堆积他注释的古籍和手稿。

  他的学生刘永康至今仍记得杜道生教给他的“学问三步曲”,第一步读诵抄,第二步笺注释,第三步才是自己做学问。

  杜道生也逐渐感到自己体弱,常与家人谈起:“我也就这两年了。”不过从不谈身后事,在他看来自己清贫一生,除了学术外,无更多牵挂。家人谈及这些,也说:“其实他已经对生死看得淡了。”

  “复兴国学 谢谢大家”

  1个月前,因为肺部原因,杜道生老先生住进了医院。王旭是杜道生老先生10年前收的关门弟子,在老先生生命的最后30多个小时,他一直都陪在身边。王旭告诉记者,杜老先生是在9月8日晚上9点过开始病危,在最后的时间里,老先生留下了8个字,“复兴国学谢谢大家”。“先生一生致力于守护在汉字,即便是在生命即将终结时,也一直非常担忧传统文化的传承。”王旭说。

  昨晨8点50分,杜道生离世,家人陪伴左右。(记者 肖翔 张菲菲 摄影 刘陈平)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