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莫让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变味”
近日,江门掀起一股建设乡镇公共服务中心的热潮。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原意是将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监督考核等统一上墙公布,让群众明明白白,倒逼基层干部转变作风,主动作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工作效能明显提升,但笔者却发现某些乡镇公共服务站在实行过程中变了“味”。
具体到笔者所工作的乡镇,近期就发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有些窗口一天的接待量也就1-2人,多数时段为零,这样的窗口设置在人力、物力上较为浪费,而个别窗口工作人员兼有相当大的工作量,而且各部门原来的工作人员已经较为紧缺,所以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往往出现兼顾自身部门工作和窗口服务的“两地跑”现象,经常出现在窗口收集好群众的办事资料后,要送回各自部门的负责人审核批准的现象。
为了使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变成服务群众的“便利店”,笔者建议:一是理顺机制。切实解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机构、职能与编制问题,明确中心的机构性质,定编定员定岗,并从制度上予以保障;理顺中心与基层站所之间的关系,对基层站所重新进行科学设置,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将基层站所业务职能充分授权到窗口办理,使窗口能有权办事,能办成事。二是整合资源。将上级主管部门对基层站所的办公场所的专项资金进行整合,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实现“一个平台、共建共用”,中心在抓好行政服务的同时,突出政策服务、事务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结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大胆探索“以钱养事,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政府主导与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便民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新途径,鼓励和支持农村中介组织和社会力量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苏健庭 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