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利成洪灾中“最后一里”保障 投入不足待解
得益于小水利的保护,连州市大路边镇凤头村在今年两次洪灾中安然无恙。
由于缺乏小水利防护,大路边镇东大村在今年“5·16”暴雨中农田被淹严重。
8月中旬的洪灾给广东带来巨大损失,据民政部门统计,此次灾害中全省受毁农田372.22千公顷。
在前不久的全省救灾复产工作会议上,省长朱小丹要求全省认真做好农业救灾复产工作,迅速保障农村生产得到恢复。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深入灾区调查发现,农村小水利在洪灾中对于保护生产发挥巨大作用,在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中有着“最后一里底线保障”的作用,但规划和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亟待重视解决。
对比
小水利护住“保命田” 无水利地区农田遭殃
受“尤特”及西南季风带来的强降雨影响,清远大面积受灾。根据清远市三防办统计,全市共有连州市、英德市、清新区、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6个县(市、区)51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0.4千公顷。
记者来到清远连州市大路边镇凤头村,村东面正前方的一大片田野,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尽收眼底,秋收临近,稻穗已颇为饱满,基本看不出遭遇过强降雨的迹象。“这全靠了去年省扶贫部门的‘大禹杯’项目,做了这条‘三面光’”,凤头村村长陈秀明指着一旁的水渠告诉记者。这条全长0.85公里、宽1.2米、高1米的三面砌成水泥的水渠(俗称“三面光”),捍卫着该村1291人599亩的“保命田”。
凤头村是石灰岩贫困山区,全村总耕地面积1090亩,其中水田599亩,人均水田面积0.46亩。“这599亩水田就是我们的‘保命田’了,全村人收粮食就靠这片田,278户农户就靠它来确保粮食自给自足。”陈秀明说。
“没建这条水渠之前,一到汛期,村民们都会感到不安,今年新建水渠以来,我们终于过上‘防洪度汛不抢险’的日子。”陈秀明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灌溉渠道为泥土砌成,等级低、渗漏严重,这里的农田又处在水源的上游,常常被山洪冲毁,而到了需要用水的时候又无水灌溉,这导致部分农田常常弃耕或减产70%,村里60%的人都外出务工。
“‘涝能排、旱能灌’的水渠让我们不减产。”据大路边镇党委委员张上定介绍。大路边镇的项目总投资37.7万元,省扶贫财政扶持30万元,村自筹7.7万元,投工投劳960人,实际完成0.85公里。
据陈秀明介绍,由于该项目保住了“保命田”,村民们都很高兴。他说,去年11月该项目开始动工,开始时人力不足,后来他们开会给老百姓做工作,村民们转变过来主动参与,大约修了1个月,该项目就完工了。“农田得到有效灌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往年老百姓一年的收成为300多斤,估计今年将达到600多斤。”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修建了小水利的地方,在最近几次的洪水中农田都基本无忧,但未建小水利的地方却有着天壤之别。
同样是在大路边镇的东大村。5月15日夜间至5月16日早上,连州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08毫米,短时间内的强降水给连州带来了特大洪涝灾害。东大村也在这次水灾中大片农田受浸,田野处处成为一片汪洋。
记者来到东大村,昔日成片的稻田已不见踪影,600多亩农田差不多有300多亩弃耕。有的已经改种红薯、花生和芋头。“这就是这片农田的主渠了。”在东大村的农田,记者看到,主渠是一条很宽的土渠,渠道已常年失修。“小型水利建设滞后,水利设施常年失修已经成为这片农田的瓶颈。”大路边镇农业办公室主任何辉说,连连被淹的状况让不少村民很无奈,大部分农田上半年弃耕,下半年种蔬菜。
资金
“大禹杯”扶贫项目为农村小水利“输血”
事实上,小水利工程除了在抵御洪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外,还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帮助农民生产致富。
龙坪镇沙坳村也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区,村里的龙古塘小型水库建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刚建时为泥土坝结构,后来渗漏严重,已经无法承担蓄水灌溉的功能,导致农田生产灌溉成为难题,大部分农田弃耕,影响村民生产积极性。
日前,记者来到龙古塘,看到在青山绿水间,修葺一新的护坝犹如张开的臂膀,拥住一江碧水。
据悉,水库整修后已成为当地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据一位老村民介绍,村里的农田往年每逢大雨受浸很严重,年年减产,今年修通这条水渠后,农田在5月和8月的洪灾中再没出现过水浸,而且全村农田都有水可灌溉。
龙坪镇副镇长陈义华告诉记者,整修工程投资42.8万元,申请省“大禹杯”项目资金40万元,剩下的由群众自筹。“40万元能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几百万的产值,至少有4万人受益。”这个小型水库覆盖900多亩农田,往年弃耕的农田现在已逐步恢复种菜。
项目还惠及了下游沿线村民。“没整修以前,用水得不到保障,老百姓就种玉米,玉米一亩的纯收入大概1000多元,水库整修后,村民改种蔬菜,一亩菜地的纯收入大概6000多元。”省国资委驻太坪村扶贫干部刘世波刚到村不久,就做了详细的调研,他发现农村小水利的作用不可小觑。
同凤头村的水渠一样,龙古塘水库的项目资金都来自于同一个叫做“大禹杯”的省扶贫项目。
1998年,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等实际情况提出开展“大禹杯”竞赛活动。旨在发动群众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2001年,省政府为支持“大禹杯”竞赛活动增加了专项财政预算,从“九五”末期每年3000万元增加至5000万元。几年来,“大禹杯”项目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果。
结束语
本报推出的关注全省救灾复产系列报道“探访灾后重建”至此全部结束。这段时间,本报记者下农村、走城镇,访百姓、问官员,深入灾区一线、丈量洪灾印迹,试图用我们的视野、思考和关怀呈现广东在救灾复产工作中最值得关注,最有价值的点滴。
回顾这5篇报道,我们愈发认识到洪涝灾害对广东来并非新事,但此次灾害过后,却有重重新旧问题的交织考验。尤其是当广东在抵御灾害已经有了良好的“骨骼”基础之时,如何有更强壮的“肌肉”和发达的“血管”,是下一步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新时期的救灾复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多方协作以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勇气和智慧去不断解决、完善。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之下,此次大灾,将成为广东全面提升抵御灾害能力的新起点。
记者观察
水利投入多集中于大项目
广东应更关注农村小水利建设
在我省,像凤头村这样急需小型农村水利项目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农村小水利面临的处境却有些尴尬。
仅仅在大路边镇,108个自然村中只有3个村申报到了“大禹杯”项目,其中1个还没有做起来。在大路边镇还有五六十个村需要这样的小型水利设施。“按照这个速度申报,我们镇要花五六十年才能建好所有小型水利设施,这个速度太慢了。”陈秀明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过去10多年来,我省在水利上的投入重点是农田水利的大型工程,而贫困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去年国土部门启动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但是该项目的申报条件要求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具备基本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主,项目建设规模原则上要在1000亩以上。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应不低于项目建设规模的85%。对于该地区的水源,要求水源丰富,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可满足项目建成后的农作物灌溉要求,交通方便,有机耕路要通达项目点,可满足工程施工、生产运输需要。“这个门槛太高了,对我们这种规模较小的农田,无法达到其申报资格。”一位基层干部向记者诉苦。
记者查阅水利部门信息发现,今年我省实施的民生水利项目主要有:力争完成60宗中型、600宗山区小型灌区改造建设任务,推进15个省级水利示范县建设,完成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258条中小河流治理前期工作。开展50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在这里,也看不到农村小水利的身影。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省主要有“大禹杯”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农村小水利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主要用于贫困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重点解决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资源、交通等职能部门工作规划中未涵盖的部分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包括修建农田机耕路,排灌渠道、堤围、水坝、水陂、涵洞等小型水利设施)及山坡地改造。
陈秀明结合自己的经验告诉记者,广东广大山区农田或山坡地多在500亩以下。对于这种量大面广、遍布乡间的农田水利,“大禹杯”项目更实用。
在一些驻村帮扶单位看来,农村小水利的重要性亟待引起关注。广汽集团扶贫“双到”工作负责人佘维士在经历了两轮扶贫“双到”后有这样的体会,“水利建设是农村的根本,没有水就没有种植,农民根本不可能脱贫致富,”在他看来,广东在农村小水利上欠账太多。经过调研,广汽集团在刚刚启动的新一轮扶贫中,第一批帮扶贫困村项目中首先规划的是农田水利灌溉项目。
有关专家认为,经过这些年水利建设,广东在大中型农业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稳固了主动脉”。但现在,鉴于农村小水利在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中“最后一里底线保障”的作用,广东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关注贫困地区的农村小水利建设,保护好“毛细血管”,才能真正实现对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保障。(文/图 记者 邓圣耀 实习生 鲜于灵芝 发自广州、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