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的海外打井路

2013年06月25日 12: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大庆新铁人”李新民的海外打井路

  中新社记者 刘辰瑶

  “兄弟,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念你!”透过会议室的视频,中石油伊拉克公司哈法亚项目的甲方监理默罕默德望着视频这头的李新民,操着伊拉克口音英语的他使劲儿招着手。

  被称为“大庆新铁人”、现任中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哈法亚项目部经理兼钻井二公司DQ1205钻井队队长、党支部书记的李新民,在海外工作已经7年了,默罕默德是他众多外国兄弟中的一个。

  李新民到海外打井的第一站,是被称作“世界火炉”的苏丹。

  2005年,李新民和他的团队都是第一次迈出国门,走的时候大庆还是零下27℃,下飞机的那一刻,所有人的衣服全都被汗浸透了。用李新民的话说,这是一个一年四季除了夏天、就是“更热夏天”的国家。

  到了苏丹李新民才发现,高温不过只是个皮毛,更多的困难还在后面。

  尽管出国前通过了托福考试,可当听到掺杂着各种口音的“英语”时,李新民说,跟听天书似得。

  口语无法交流,李新民就让队员们与当地工作人员用写字来交流。可对于工作中理念和标准的不统一,李新民更加头疼。

  在一次打井中,井口上层总是塌陷。当时作为甲方监理的默罕默德让李新民加水继续打。“中国在打井上很多标准都是世界领先的,那口井只要增加粘度再打就不会塌,还能省水省料。”

  为此,李新民向默罕默德先后提了5次建议,“这五个小时内,你不要指挥,听我的!”看着李新民说话这么坚决,甲方也不得不妥协。四个小时后,一口井打好了,李新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经验。

  后来他跟默罕默德开玩笑说,“我教你打井,是你的老师,你要付我钱。”。默罕默德透过视频告诉记者,他是从那一刻起就视这个黄色面孔的汉子如自己亲兄弟一般。

  在苏丹的这五年里,李新民和他的团队先后创出23项高指标和新纪录,两度获得苏丹政府授予钻井施工队伍的最高荣誉“PDOC杯”。

  2010年,中石油中标伊拉克战后石油第一标。李新民被选派到哈法亚油田,负责大庆钻井项目。

  与苏丹不同的是,伊拉克正值战乱,一出机场,每个人都要套上20来斤重的防弹背心,戴上10来斤的钢盔,在拿着冲锋枪的安保人员的护送下,坐上防弹汽车,赶往驻地。到现在,沿路的坦克残骸、被炸飞的轮胎、还有一排排用土袋子垒出的隔离带都让李新民记忆犹新。

  由于连年战乱,作业区设备毁坏严重,许多井只有30多年前粗略勘探的地质资料。李新民就组织队员查找资料,分析地质情况,加强与甲方的技术交流,认真落实施工方案,只用了47天就成功打完3167米的定向井,比当地纪录缩短了9天,比设计节省19天,一举创出哈法亚地区钻井新纪录。

  因为怕亲人担心,好多队友不敢告诉家人自己是在海外哪个国家工作。李新民的母亲八十岁了,自打他出国后,每晚都要看完国际新闻,才能睡觉。李新民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要用QQ发个笑脸,给妻子王伟报个平安。“看到头像闪啊闪,就安心了。”王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笑容里带着无奈。

  每次回国,李新民都要跟儿子挤在一张床上睡一晚,每晚还要给老母亲端水洗脚,在做个好经理的同时,他也要做个好父亲、做个好儿子。

  记者与李新民一行一起飞回大庆。大庆的气温比北京低很多,一下飞机,李新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把外套披在了穿着单薄的妻子身上。(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