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剩女自降择偶标准 学历低一等无所谓
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一个属于女性朋友的节日。在当下,一个最热的女性话题,就是“剩女现象”了。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个群体,“剩女”究竟有多“剩”?她们的“终身大事”缘何成了社会现象?又该如何避免“被剩下”?
“37岁,身高1.78米,本科,未婚,太好了!”昨天下午,市民王先生(化姓)来到广储社区“公益红娘”周柏珍处为儿子登记,条件一报出来,周柏珍就喜出望外,因为,符合这个条件的大龄女士太多了,而因为条件好,却又很难给她们配对。这些大龄剩女,已成为社区“红娘”们的心事。
高龄剩女多了 30岁以上单身女占三成
进入“大龄剩女”行列的,自身都有一些资本。在广储社区登记的单身女子目前有2000多人,30岁以上的近30%。“前两年来登记的尤其集中,这些女孩自身条件都比较好,长得漂亮,学历高,家庭条件也不错。”周柏珍说,她们的职业多为白领,有机关公务员,有事业编制的医生、教师等。
虽然自身条件优秀,一旦错过了最佳年龄,剩女们的上述优势便显现不出来了。
眼看择偶由主动变被动,不但父母们着急,剩女们自己也着急了,不少人开始“主动出击”。最近登记的金女士(化姓)、马女士(化姓)都是自己来的。马女士1978年出生,公务员,未婚,有房有车;金女士1975年出生,公务员,还是部门负责人,本科学历的她只要求对方大专以上学历即可。但即使如此,还是难配。
择偶标准降了 “择偶要求”栏多是空白
“大龄剩女对象难找呢,现在她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原来非要找未婚的才谈,现在离婚的也可以了,对于男方的职业也基本没什么要求。”周柏珍说。
翻看周柏珍的资料本,“白富美”剩女们的择偶标准也真不高。首先是学历要求不高。谢女士(化姓),1979年出生,身高1.64米,本科,对于男方的要求,只有一句话:“大专即可,本地外地的都可。”董女士(化姓),1971年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她对对方的学历要求却只是“本科毕业”。
对于男方的职业也基本没有要求,很多“白富美”登记资料的择偶要求栏里,都是空白,周柏珍说,不填就是没有特别限制的意思,只要双方看得对眼,就可以交往。比如田女士(化姓),1978年出生,她对男方的要求是:“适应能力强,能养活自己就可。”
她们真着急了 “真的拖不起了”
大龄“白富美”们几乎都是千挑万挑之后,一不小心被剩下的,青春不再,也让她们感觉到人近中年的危机,“总以为还有更好的,其实真的拖不起了。”昨天采访时,40岁的穆女士感叹说。
因为长相年轻,在择偶过程中,穆女士多多少少也疏忽了年龄,一转眼40岁了,她自己也有点措手不及。穆女士在市区某事业单
位工作,除了长相出众,工作能力也很强,目前是部门主管。她的终身大事成了年迈父母最大的心病,“现在最烦的事情就是女儿,只要她结了婚,我们就没有什么负担了。”
成功案例
【案例一】
剩男剩女前后脚来登记
昨天采访时,周柏珍就欣喜地告诉记者,最近一个大龄女孩刚登记,就碰巧来了一个大龄男子,当即安排他们见面。女孩子今年30岁,是中学老师,身高1.70米;男方大5岁,是市区某高校老师。
【案例二】
大龄“白富美”不嫌贫
在去年牵线成功的一女孩父母眼里,周柏珍几乎成了“大恩人”。女孩子在机关工作,32岁,家庭条件较好。因为年龄大了点,女孩父母很着急。周柏珍帮助介绍了市区某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外地人。两人一见面,男孩就被女孩吸引住了,两人现已结婚。
男孩老家在农村,条件相对差些,结婚时,女方承担了所有费用,“只要孩子们幸福就行。”
专家视角
不当婚恋观导致被“剩”
相亲节目推波助澜
“剩女恨嫁”,针对这一现象,扬大婚姻家庭法律诊所所长李秀华说,它折射了人们不当的择偶和婚恋观念。
“人们的择偶观、婚恋观一直都在变化。”李秀华教授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重人品,人是不是老实;五六七十年代,重政治性,看你爱不爱国;八九十年代,重学历。“择偶观一定是和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导向息息相关的。过去,没有物价这个概念,人们就不重物质。”
那么,现在呢?由于一直从事婚姻家庭的研究,李秀华对各类相亲节目格外关注,“这是观察婚恋观的一扇特殊的窗口。”
她举了很多相亲节目里的案例,“女孩对男孩外貌的看重,高矮胖瘦,一个眼睛,就能描述半天。其实很多都是做了整容手术的,都很美。但是心灵需要知识、修养、你的修炼。”
择偶中的几种误区
比如只重眼缘。“安排两个人拉着手,20秒,6秒,问有没有感觉,没感觉就放下,这是什么择偶方式?几秒钟怎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
过于重视外表。“男的都200多斤了,还挑剔女的,女的才100斤多一点,说你怎么把肚子露出来了?把对外表的重视推向了极致。”
“没有正确的婚恋观,就找不到合适的人,一时看上的,最后也没法相处长久,当然就制造了大量的‘剩女’,还有‘剩男’。”李秀华说。
什么才是正确的婚恋观
“正确的婚恋观是非常个体化的,但一定要是积极的。”李秀华说,物质和外貌,固然不能或缺,但是不能太极端。“我处理过一个案子,有的刚结婚,就为了房子加不加名字的事情分手闹离婚。”
她分析认为,这和当前社会的浮华浮躁有关,“30多岁女人都感觉自己很老了,就感觉自己嫁不出去了,现在人们越来越把物质和外在的东西看得太重了。”
同时,相亲节目的推波助澜也是一大原因,“铺天盖地的相亲节目,男的就选年轻漂亮的,节目中的女性穿那么高的高跟鞋,远离了居家过日子的状态。好看的就受欢迎,不好看的就被排斥。”
另一方面,她认为,这和教育的缺失也有关系,“我们国家缺乏了对婚姻家庭的教育,没有婚前的教育,没有引导,这其实是一种情商训练,我们没有。”(通讯员阚莉 记者 仲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