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自1982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大陆至今,2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些怀抱再创业梦想走进珠江三角洲的台商们,如今也都已攀上事业的高峰。现在,他们又纷纷“西征”或“北伐”,寻求新的发展基地
“从去年6月份开始,我们就在考虑产业转移的最佳时机点,会内还成立了投资考察小组,到各地了解投资环境。”深圳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深圳金顺台艺品厂董事长郑荣文说。最近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带着台商团奔波于大陆各地,考察投资环境。
撤离珠三角?
郑荣文1989年来到深圳,创立金顺台艺品厂。如今他的艺品厂规模渐大,投资数千万美元,每年行销欧美产值已数亿人民币。“当年选择深圳主要是进可攻内销市场,退可守外销市场。20个工人的薪资,还抵不上一个台湾经理。”郑荣文回忆说。
作为当年台商西进大陆的第一站,深圳的产业结构中,台商在“三来一补”等低端加工业曾一度占据重要位置,迄今为止深圳已经聚集了4000多家台湾企业。而随着深圳产业结构的调整,早年赚取了丰厚利润的台商,开始感受到产业升级的压力。
据深圳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庄世良透露,深圳市政府近期就向各港台企业下发一份“关于扶持外贸加工型港台资企业完成产业转型”的条例,公布了企业调整机制,“该条例给深圳的台商带来不小压力”。
在深圳,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企业,甚至面临官方强制关厂、迁移的压力。深圳市发改局一位官员表示,政府计划将高耗能、高污染、土地占用面积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逼”走,促使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其他地区转移。
例如在深圳宝安区公明镇,就已经明文公告160家企业,必须在2006年以前迁出深圳,其中就有多家台商。据估计,先不算基于成本考虑主动转移生产基地的台商,光是这些被迫要在今年搬迁的台商至少就有800家。
“这些主动和被迫离开深圳的台商,都属于中、小型传统产业台商,基本没有能力讨价还价,也很难取得投资优惠条件。”郑荣文说,深圳现在外迁的企业很多都是精密仪器、钟表、珠宝等传统优势产业。它们正往粤北、江西、湖南等地寻找新的栖息地。
当然,台商转移的原因远不止于此。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是企业面临的新情况。2005年7月份,深圳大幅提高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市、郊区各增加了100元,是历史上增幅最大的一次调整。一年后的7月1日,深圳再次调高最低工资,市区的最低工资将由690元提高到810元。
劳动力缺乏也是台资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以前来珠三角打工的年轻人任劳任怨,只要有钱,一天上十几个小时的班都能接受。现在的‘80后’打工者要求多,强调劳工权益。”一位长期研究劳动力状况的人士如此解释“劳工荒”的原因。
另一方面,土地的匮乏也令很多图谋扩张的企业,不得不选择离开。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富海表示,深圳可开发土地不到1000平方公里,而到了2000年,就已经开发了800多平方公里,目前剩下的不到100多平方公里。
事实上,深圳的台商迁移只是珠三角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广东地区台商多在议论广东的“六缺”现状,即:缺水、缺电、缺油、缺工、缺资金、缺原料。“企业生产所需的要素,广东几乎是样样都紧缺。”一位台商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