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首支航天发射部队几十年身居戈壁 功铸九天

2006年09月18日 09:14

    资料图:鲜为人知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是中国组建最早、技术最先进的导弹航天发射部队。图为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一代测试发射科技官兵。 中新社发 梁生树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9月18日电 据央视国际消息,在巴丹吉林沙漠西沿,有一支英雄的航天发射部队。他们身居戈壁,功铸九天,用赤诚和智慧创造了在中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三个第一”,展现了“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

  成立于1959年的发射测试站,组建之初困难之多难以想像。1960年11月,中国决定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地地导弹。清晨,发射场一片寂静,操作手赖继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发射按钮。

  中国第一枚地地导弹发射操纵手赖纪丛介绍说:“这个弹是怎么回事,那时不知道的,搞不清楚的,飞怎么飞,起来怎么起来啊,当时也是有点儿怕的。当我一按下去的时候,右前方(潜望镜)我们可以看见烟卟卟卟冒下来,那个导弹呜呜呜动上去了,下面说,起飞了!我们那时候就很高兴了。”

  6年后,惊天传奇在这片亘古荒原上再次续写。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核威胁,中共中央决定进行世界上首次原子弹和导弹结合的发射试验,距导弹核武器发射场不过百米的地下控制室里,发测站的7名技术骨干冒死指挥操作。当年“七勇士”中的发射操纵手佟连捷和徐虹日前旧地重游,感慨万千。

  1970年,在毛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下,中国拉开了飞向太空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操纵手的重任,落到了胡世祥的肩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操纵手、总装备部原副部长胡世祥说:“发射前的一刻说老实话,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保证准确无误的发射,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处理,程咬金的三板斧必须准备好。”

  “三板斧”就是应对发射时可能出现的意外而预先设定的措施。仅仅5年后,他们又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进入80年代,他们乘势而上,4天内接连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了两枚远程运载火箭。

  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操纵手、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崔吉俊:“电钮按下去之后应该是宣布了我们国家拥有了远程运载火箭,同时也宣布了我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第6个第一诞生了。”

  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又一个展示中国综合国力的标志性工程。这项工程的启动,赋予了发测站新的艰巨使命。这两位年轻人接过老一代的班,勇敢地担当起载人航天发射操纵手的重任,他们亲手将中国首批航天员送上太空,最先品味到千年梦圆的欢欣。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