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是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75周年。在事变发生地沈阳及中国各地纷纷举办纪念活动,呼唤人们牢记这个记录中国人民屈辱历史的日子和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表达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热爱——刻骨铭心“九·一八”
-4家博物馆同时推出新展览
9月18日9时18分,中国4家知名的抗日主题博物馆同时拉开各自新展览的帷幕,以纪念“九·一八”事变75周年。
这4家博物馆独自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展览内容,但展览的前言却是一样的。其中,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览主题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75周年图片展”;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展览主题为“勿忘‘九·一八’——日本侵略东北史实”;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展览主题为“为了正义与和平——前日本战犯绘画展”;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览主题为“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九·一八’事变75周年专题展”。
据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介绍,“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九·一八’事变75周年专题展”将展出70多件今年新征集到的文物、实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医科大学捐赠的一组7件医疗试验器皿,这是曾任日本731部队第二任部队长北野政次使用过的物品。
据最新统计,“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馆7年来,已接待国内外观众70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8万余名日本客人。从担任要职的日本政治家,到当年侵华的日本老兵,再到普通的日本游客,很多人在参观后纷纷留言,强调要以史为鉴,开创日中两国友好未来。
-日本战犯重返中国“再生之地”
9月17日,夕阳西下,85岁的原日本战犯藤原助男与同行的其他日本友人一起,在“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前默哀。
这是藤原助男自1956年以来第三次回到位于中国东北的抚顺战犯管理所。从日本搭乘飞机到沈阳的藤原,16日下午赶到了抚顺。当晚,他就住在了昔日的监舍里,重温由“鬼”变成人的记忆。
从1950年到1964年,包括藤原助男在内共有982名日本战犯在这里接受改造。这些日本战犯回国后成立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为日中友好和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奔走呼号。并且,他们还共同筹资在管理所建起了一座“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
“这是我的再生之地,终生难忘。”在管理所监舍的大炕上,藤原助男抚摸着床板,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向人们讲述起在管理所度过的日子。“管教人员吃的是高粱米饭,我们吃不惯就给我们吃大米,当时中国还很困难,对我们却很人道。”
说到这里,藤原哽咽难言,泪水夺眶而出。“一开始我们很顽固,不承认侵略、不承认自己是罪犯。在管教人员教育下,我们通过学习终于认清了这场战争的本质,从杀人魔鬼变成了人。”
1943年,22岁的藤原参军来到中国,隶属于39师团232联队,1945年在辽宁被苏联红军俘虏,1956年被中国释放遣送回国。
藤原此行既是一次感恩之旅,同时也是一次谢罪之旅。9月18日,他要返回沈阳,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晚上观看沈阳举行的纪念“九·一八”事变75周年撞钟鸣警仪式。
-专家:“九·一八”阴谋蓄谋已久
“日本发动‘九·一八’,不是一般的阴谋,是蓄谋已久的。”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东北解放战争史研究会秘书长邢安臣日前指出。
邢安臣说,日本把东北看成日本的生命线,从1906年开始,先后在东北设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驻奉天总领事馆、关东厅、关东军司令部,并使之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前哨阵地和得力工具。
1931年,两门24厘米口径榴弹炮从东京辗转运至沈阳,在日军独立守备第二大队兵营内(今沈阳市太原街2号)安装完毕,“闭着眼睛也能命中目标北大营、飞机场。”邢安臣说,日军还频繁进行军事演习。仅“九·一八”事变前的一年间,日军就在沈阳进行了50多次军事演习,这些都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做好了铺垫。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密谋炸死“不听话”的张作霖。“这只是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序幕。而炸张作霖专列和炸柳条湖的炸药,都是一个名叫川越守二的日军教员搞来的。”邢安臣说。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军将距北大营仅数百米的柳条湖附近的铁轨炸毁,反诬东北军所为。邢安臣说:“柳条湖事件有两个作用,一是制造借口,一是爆炸声给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兵营发出了进攻信号。随即,24厘米口径榴弹炮的第一发炮弹落在北大营西北角,第二发落到东塔机场。”
“当天晚上下半夜,也就是9月19日凌晨3时30分,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就率关东军司令部从旅顺坐火车进驻‘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楼里(今沈阳市总工会大楼)。”邢安臣说,19日5时30分北大营被占,6时30分沈阳城被占。随后,仅用4个月零18天,日军便占领了东北三省和一个特区,一口气吞下了相当于日本本土3倍面积的中国领土。
“75年过去了,研究这段历史,考证这段历史,就是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人们了解真相。我们说勿忘‘九·一八’,就是不能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邢安臣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仲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