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空气质量数据表明 治大气关键在治内源
截至目前,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不仅兑现了“绿色青奥”的办会承诺,而且提供了珍贵的大气治理“实验”数据。
经初步分析发现,8月以来,江苏省南京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不达标天数环比减少3/4,PM2.5浓度环比降低1/4。而且,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程度远大于周边城市。过去,南京市空气质量常在全省垫底,但8月以来,南京却一跃成为全省空气最清洁的城市。8月15日~16日,南京市平均AQI指数为65,低于其他12市平均水平(AQI指数为83),也低于周边5市平均水平(AQI指数为85)。
“好空气”与南京市强力落实青奥保障措施、大力控制内源污染密切相关。8月以来,南京市共限产50多家企业、停产200多家企业、停工2000多个工地,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44%、67%。南京市电力、钢铁、石化、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的排污得到有效控制。金陵石化、扬子石化、南化公司、南钢集团、梅钢集团及主要电厂实行了最大程度的限产、停产,尽全力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因此,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是南京市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力度、内源污染控制力度大于省内其他城市的必然结果。
这恰恰印证了一个观点:相比于外源输入和气象条件,内源污染对本地空气质量的影响更为突出。虽然空气没有明显边界,但多治理就多受益,只要大力控制本地污染源排放,就可以在某个城市或者某个区域率先改善空气质量,率先完成PM2.5下降的目标。
借鉴青奥会环境治理经验,各地在今后的大气污染治理中,应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更加注重开展污染源综合治理,更加注重整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下一步,江苏省环保厅将深入研究青奥保障期间的“实验”数据,分析其中规律,为科学治气提供支撑。 ◆刘晓磊 杨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