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企业环境信息还能公开什么?

2014年08月28日 14:30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郭沛源

  在讨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时,国内目前的讨论更多集中在污染物信息公开方面。其实,公开企业污染源的排放量以及排放种类,只是低层次的环境信息公开。企业从完全不公开环境信息到公开环境信息,通常就只会公开企业的污染排放信息。新的《环境保护法》也对部分企业提出了强制要求,也就是国家重点控制的污染源一定要公开污染源的信息,包括类别、浓度、总量等。

  然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不仅限于污染物排放信息的公开,还应该同时报告其他方面的环境绩效,如环境管理、能耗管理等。这些数据都是企业环境治理水平的体现。

  如果再上一层楼,企业可以将报告的边界范围扩大,而不只限于工厂范围。在工厂范围之外,如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问题、产品产出后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和污染等,这些是对整个生产链条比较完整的报告。这些要求看上去有的企业可能觉得无法实现,事实上,现在有的跨国公司已经在探索全价值链的信息披露了。

  有人会有疑问,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给谁看?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能用到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主体大多是政府,NGO(非政府组织)也希望企业能披露更多信息,以便推动企业进一步履行环境责任。

  从全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演进的历史看,政府和NGO是企业环境信息的重要推手,也是重要使用者,但不是全部。社会上还有其他角色,尤其是市场化的角色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从欧美实践来看,企业提供环境信息是出于品牌需要,企业客户(品牌采购商)需要这类信息来确定是否购买产品。如果是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股票分析师会根据这类信息来判断是否购买股票。

  由此可见,高级阶段的企业环境信息用户是多元化的。因为用户的多元化,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可以被有效运用并对企业形成价值反馈。比如,NGO逼迫企业进行更多的环境信息公开,并据此对企业施加压力;企业透明度越高,面临的风险越低,此时的企业自然愿意披露更多环境信息。

  实践证明,只有当企业环境信息有用户去用,而且这样的信息应用能够反馈到企业、对企业价值产生一定影响时,企业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披露更多信息。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这样有效的反馈机制,也就无法激发企业披露信息的积极性。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